,其投资金额超过了四百亿。日本的海外投资从1985年以来急剧增长,但是并未流向迫切需要资金的第三世界。八十年代美国的财政部长所推行的政策不仅导致了日本的贸顺差,而且于1985年还蓄意制造了日元的大幅度升值,这样不仅使贫穷国家更难购买日本工业设备,而且还促使东京聚集了巨额帐面资金,其目的是利用“超级日元”来推动全球泡沫投机,并且在日本内部植下金融癌症的祸根。
1984年至1985年间,美国的财政部长对东京进行了一系列访问,要求日本官员抬高日元比价,并且接受美元的大幅度贬值。
1985年9月19日,在纽约的普拉札饭店,美国财政部长会见了七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共同签署了普拉札协议(即后来说的广场协议),提高了日元和其它货币对美元的比价。普拉札协议和美国财政部长的政策,导致日本经济出现了巨大失衡,其最严重的后果包括:日元急剧升值,日本国债增长,房地产泡沫及崩溃,日本银行坏债剧增。
日本“超级日元”泡沫,其作用首先是确保了日本能够购买大量美国国债。“超级日元”泡沫的第二个作用,是美国能够借助其资金力量,来支撑濒临崩溃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从1985年至1992年期间,日本的投资者购买了价值720亿美元的美国房地产。更为阴险的是,伦敦和美国华尔街金融界制造的投机泡沫,还在日本内部植下了东京称为“金融艾滋病”的祸根。反映该问题的一个很好标志,就是东京和大板金融中心外汇投机交易数量的增长。尼克松取消金本位以后,随着浮动汇率体制的实施,外汇交易额的迅速增长,超过了世界贸易额增长达四倍之多。1985年签署普拉札协议之后,日本外汇投机几乎增长了一倍之多。1988年,日本外汇交易额对外贸金额的比值,已经增长到62美元比1美元,相当于美国外汇投机指数的两倍。
西方新闻媒介流行的说法是,日本银行1985年降低利率导致了泡沫经济,房地产公司利用低息贷款,大量投机抢购有限的城市房地产,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新闻媒介的这种流行说法,其实是混淆事实的谎言。在半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政府高级会议上,日本被迫承诺大规模增加政府预算开支,据说也是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进口西方产品的开支。这一措施导致了日本政府债务的大幅度增长。
正如经济学家拉鲁什所说,“美国实际上命令日本,‘我们不许你们在世界其它地方投资,你们必须将赚来的美元聚集起来,炒高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形成名义资产的虚假膨胀,进而形成巨大的金融投机泡沫,这样日本出口赚得的美元收入,就源源不断地输入进投机泡沫,变成了过度膨胀的虚假资产,并且用于防止巨大泡沫的崩溃”’。
随着泡沫经济的发展,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疯狂猛涨。在日本的6大城市中,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的价格,从1970年的每平方米6千美元,猛涨至1991年的每平方米6万2千美元,上涨幅度高达10倍之多,创下世界前所未闻的记录。相比之下,纽约市区土地价格的最新高点,仅为每平方米1200美元。
随着日本取消了向世界其它地方的工业出口项目,日本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公司。根据日本中央银行的统计数字,日本最大的150家商业银行,1985年的房地产贷款金额为17万亿日元,1995年猛增至57万亿日元,折合5700亿美元。日本中央银行感到了投机狂热的威胁,1989年开始推行信贷收缩政策,日本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还采取措施限制房地产投机,包括通过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禁止进一步发放房地产贷款。1990年秋季,日本前财政部长警告说,美国华尔街和伦敦金融界强迫日本政府取消金融市场管制,实际上意味着日本输入外国的“金融艾滋病”。1989年日本中央银行决定紧缩信贷,以遏制泡沫投机,但是,银行帐目上己积累了大量的坏债,灾难己经发生了,房地产市场失去了资金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