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代表团立即赶赴西安,与张、杨二将军会商,表明我党立场,争取和平解决,促成全国抗日局面的实现。”
与陕北中共的迅速决策相比,金陵的混乱在十三日之后持续加剧。何应亲宅邸内的“讨伐”声浪日益高涨。军事部署已经在进行,潼关方向中央军开始向前推进,空军侦察机频繁掠过西安上空,战争的阴云密布。
“不能再等了!”何应亲在军政部的会议上几乎是在咆哮,“委员长蒙难,国家尊严扫地!必须立刻下达讨伐令,武力踏平西安!迟则生变,党国危矣!”
然而,宋梅龄、宋子闻、孔祥希为核心的“亲英美派”及部分元老,奋力抗争。宋梅龄不顾“妇人不得干政”的指责,亲自出面,利用其影响力,四处奔走,竭力阻止何应钦的极端军事行动。
她在与何应亲的一次激烈交锋中,泪光闪烁却语气坚定:“敬之先生!你口口声声说讨逆救国,可你的飞机要是炸到西安,炸到新城大楼,第一个殉难的就是委员长!你这到底是救委员长,还是害委员长?你这到底是忠于党国,还是另有所图?何况景行的第5军和18军早就已经在西安城外,你与其担心委员长,不如好好想想要是真的伤到了委员长,你怎么面对西南的大军。”
她同时不断设法通过电台、密电,甚至冒险利用外籍记者顾问端纳的渠道,与西安的张雪亮取得联系。“汉青,我请你确保委员长的安全!一切问题都可以谈,但前提是保证他的生命!你必须给我这个保证!” 电话里,宋梅龄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一丝女性特有的哀恳,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张雪亮,至少让他更加确信必须保证蒋介石的绝对安全,尤其是想到城外李宇轩的第5军和18军还在城外虎视眈眈。
在宋梅龄等人的全力斡旋下,加之孔祥希已代理行政院长职务,利用程序暂时牵制了何应钦。十九日,金陵方面终于勉强同意,由宋子闻以“私人身份”先行赴西安探路,了解情况,为后续谈判铺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