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不顾举国反对,硬是在去年年底宣布称帝,改元“洪宪”,结果引来蔡饿、唐记尧等人发起护国战争,西南各省相继独立,北洋军内部也四分五裂。
“好不容易将帝制扫进故纸堆,偏要逆势而为。”李宇轩拿起桌上的报纸,上面刊载着袁大头取消帝制的消息,可局势早已失控——护国军兵临城下,北洋系的冯国张、段奇瑞等人隔岸观火,这位想做皇帝的大总统,已是众叛亲离。
“护国运动闹到这步田地,看你怎么收场。”他放下报纸,心里清楚袁大头的倒台只是时间问题。而他更明白,袁氏一死,中国只会更加混乱。
“等你一去,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了。”李宇轩揉了揉眉心。段奇瑞必将重掌大权,冯国张定会与之抗衡,西南军阀势必趁机扩张,而蒋锐元在上海积蓄的力量,也该到崭露头角的时候了。
“我也该早作打算了。”他走到书架前,从隐蔽处取出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这两年通过各种渠道积累的人脉与资源——陆军部的旧关系,外交部的同僚,甚至几位美国商人的联系方式,这些都是将来可用的本钱。
他打算待局势稍定,便申请调回南方。燕京这潭水太深,派系倾轧太过厉害,与其在此内耗,不如南下寻蒋锐元,将那批自美国购回的武器用在刀刃上。
“可惜了这些英雄。”李宇凝视着报纸上蔡饿的照片,心生感慨。这位护国将军在前线指挥时积劳成疾,如今正在日本治病,恐时日无多。还有那些为反对帝制而捐躯的将士,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未必是真正的共和,很可能只是另一场军阀混战的序幕。
正思忖间,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秘书匆匆而入:“李参赞,总长请您即刻前往会议室,有紧急会议。”
“知道了。”李宇轩收好账本,整了整西装,快步走向会议室。他明白,又有大事要发生了——袁大头已经不行了,北洋系的大佬们正在密议,讨论的恐怕就是继任者的人选。
走廊里光线昏暗,李宇轩的脚步却格外坚定。他深知往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乱世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但他已不是两年前那个刚从德国回来的毛头小子,两年的外交生涯磨平了他的棱角,也让他更清楚自己该走怎样的路。
不论是在外交部周旋,还是回南方带兵,他都只有一个目标——让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在乱世中多一线生机,要说大爱是有的,可已经上了校长的船,至于陪校长去当海岛奇兵,那还是算了。宁可去功德林,绝不去当什么海岛奇兵。
会议室的门近在眼前,里面传来激烈的争执声。李宇轩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无论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他都已做好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