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眼前团锦簇,异香扑鼻,果然是別有洞天,仔细一看才发现,绿的是珍珠翡翠、红的是玛瑙珊瑚,各种宝光交织於一处,化为这地下洞窟之內的五彩霓虹。奈何金银珍宝,
在如今陈阳的面前却是最为无用之物,他的目光看也不看那些宝贝一眼,而是被眼前的一座重檐楼阁所吸引1,只见其上牌匾写有四个大字一一《正法眼藏》。
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佛门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禪净合一,戒净双修,为拔难救苦的不二法门。正法眼藏,也即指佛法精要,所以这座楼阁正是这秘藏洞窟的藏经楼之一。
远远望去,只见亭台楼阁耸立如林,內中收藏有无数珍稀的经文原本,其中甚至有玄奘法师亲自从天竺取回、刻在贝叶上的梵文经典,也即『贝叶经”。
贝叶是贝多罗树的树叶,此木叶宽、坚韧而光滑。把採下的叶子剪整齐,经过烘蒸或水晾乾后压平,就变成淡黄色的薄片,写经时將贝叶放在木架上,用铁笔或小刀刻写,
刻好后涂以干碳粉,擦上油,再將页面指净,待字跡清晰后装订成册,再以金丹砂装饰,
便是一部贝叶经。
此物乃是佛门真正的底蕴,一片贝叶经,可胜俗金万两。
““..—-好傢伙,佛门果然財大气粗,这千年积累就是不一般。”老独眼精神一振,仅剩的独眼冒著贼光,兴奋地到处打量,“喷喷,这株珊瑚玉树的成色品相,真是不错-—
还有这翠玉芭蕉,更能以假乱真,了不得啊——”
他这模样已经算是有些收敛,但在场的其余眾人又哪里看不出来,若是没有旁人监督,只怕这位积年的贼头恨不得將所有宝物一扫而空。將摸金校尉放到这重宝秘窟里,与老鼠进了米缸,孙猴子进了蟠桃园有何不同
“前辈,静下心神。”陈阳皱起眉头,一声冷哼后总算让老独眼镇定了下来,“別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平白丟了咱们的顏面。”
陈阳指向洞窟最深处的一座高塔,此塔被无数亭台围绕的样子,正如同眾星拱月,显然地位非凡。以陈阳目力,轻易便看出了这塔內灵光大放光明,异彩连连,实在不同凡响。
料想,那就是供奉世尊佛骨舍利的佛塔,也是这座秘藏洞窟最紧要的所在。
佛塔,也即浮屠,世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便是指的此物。又有人曾称其为“浮屠塔”,其实却是谬误,正因“浮屠”、“佛塔”本为一物,两者並无差別。
佛塔分有多种层级,其中最为庄重的便是三十七重浮屠,远处那座供奉佛骨舍利的自然便是如此,其顶部呈宝座样式,用了金色琉璃瓦,於眾人灵觉中反射著塔顶的一点灵光,流光四散下,令光明遍洒四方。
肉眼凡夫见不得这宝光的玄妙,但陈阳却是个识货的,暗道旁的且不说,光那塔顶明珠,就已是了不得的一件珍宝。相比之自己所得龙珠,不知好上多少倍。自他在天师府丹房內炼就八卦藏龙剑后,手上的龙珠后续也被用於点化剑中灵性,如今精华已经尽数归於剑身。
若他所料不差,那颗塔顶明珠虽然不是龙珠,却是比龙珠更好的东西,名为如意琉璃珠。相传佛门有金翅鸟神,每天要食用一龙並五百小龙,於命终时,体內积聚诸毒,无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飞七次,到金刚山顶上命终。因为一生以龙为食,体內积蓄剧毒,故而死时剧毒化火而自焚,肉身烧去后仅留下一颗心,作纯青琉璃色,与此物外表很是契合。
“大师。”
陈阳远远地朝著佛塔行了一礼,这才指著那浮屠,说道:“想必佛骨舍利就供奉在远处那座三十七重佛塔之內。只是,先前你曾说有地龙於此守护佛宝,我却未能见其踪跡,
不知它潜匿於何处”
“地龙的去向,老訥亦不曾知晓,说来,我虽然进入过此地数次,却只见得这地龙一次,也是偶然。”空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