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我们直接回王廷吗?”随行的侍卫扎度问道,只见臧布泰勒住缰绳,‘吁’了一声,疾驰的骏马前蹄高高的抬起,若不是骑术精湛的人,恐怕早就被掀翻在地,臧步泰勒紧了缰绳,神色有几分睥睨天下的气势。
一行人刚度过寒玉关,处于地势高处,放眼望去已经是西夏的疆域,臧布泰与之阔别甚久,不免心中感概,这是他第一次流亡在外,放眼望去,眼前的每一寸失而复得的土地都是属于他的,他浴血奋战,他奋勇杀敌,才有了西夏这辽阔的疆域,与蒙古、羌戎、龙止并列存在,“不!先回军中,发信号,让罗放率部马上来接应我们!”
扎度燃放三颗信号弹,在白昼的天空中划出别样光芒和颜色的光亮,极其的耀眼,没过多久,只见离着寒玉关很远的地方策马而来一队人,从模糊的犹如小蚂蚁,逐渐的能够看清楚是几百铁骑,旗帜上画着黑色的狼头,是他的军营的标识,身着西夏的乌金铠甲,领头的男子见了臧布泰之后下马单膝跪地,未顾及自己身着铠甲不便行礼,说道:“末将参见大将军!”臧布泰在军中极富威望,想必也正是如此,老皇帝才始终都不放心将臧布泰封王。
“起来吧!”臧布泰一抬手,**的乌头显得有些亢奋,不停地突突出声音来,“现在军中情势如何?”臧布泰内有细作监视,但是他还是想考验罗放一番,罗放与自己不同,罗放是汉人,在党项人的眼中,汉人永远是狡猾的,没有十足的把握相信,自己不在的期间,罗放已经心生反意。
“军中还算太平,大将军不在的这段期间,舒呼兰公主曾经胁迫皇帝下诏令,命令军中交出虎符,以来调动最后这五万铁骑,都尉大人大义抗旨,说虎符已毁,如果皇帝想要调动燕云十六骑统领下的兵马,就要召回大将军,不料……不料都尉大人被舒呼兰妖女一怒之下处以车裂,祭了战旗!”罗放说着掉了几滴男儿泪,不过总算是都过去了,现在臧布泰回来了,一切都有转机了!
罗放的话与自己得到的消息是一致的,就证明罗放的话是真的,看来他并没有迫于压力反水于舒呼兰,所以臧布泰策马转身,对着身后一路护送他出了寒玉关的御林军统领说道:“劳烦侍卫长护送在下出关!就此别过!”
“一切应召陛下的圣旨行事,将军不必言谢!”
臧布泰带着扎度和罗放一行人朝西奔去了,王成吩咐自己身边的一个亲信,说道:“你带着两个探卫,乔装打扮一番,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入可都城,时时打探有关臧布泰的消息,然后飞鸽传书通知与我!”虽然龙止国是佯攻之势,并不会真刀真枪的与舒呼兰势力的蒙古人作战,无非是表明立场做个门面,实际要与蒙古人斗到底的还是臧布泰的五万精骑,端木玦是不会让臧布泰失利的,所以他派遣王成,临行前秘密的吩咐,要监督战局,还有臧布泰的实力,这场战争中,既不能让臧布泰留存的实力太大,也不能让他败下阵来!
王成其实手中还有一道端木玦给他的锦囊,提醒他在蒙古军队和西夏交战后才能打开来看,既然皇帝自有安排,王成能做的便是要静观其变,审视战局,最后伺机而动,他握了握手里的锦囊,转身向着驻扎在西北的沈义澜的大营奔去。
……
臧布泰安全抵达西夏后,第一个得到消息的是舒呼兰公主,并不是因为她的探子有多么的无孔不入,而是因为臧布泰写了一封信给了舒呼兰,上面只有三个字“我已归!”!看过臧布泰如此狂放的态度之后,舒呼兰愤怒的将手里的纸揉捏的不成样子,掷在了地上,她身边坐着的,年仅二十三岁的小皇帝李成浩如同一只小狗一般,急忙的跪着爬了过去,丝毫没有了皇帝的威仪,自打贵妃李氏薨了之后,舒呼兰对待他日益折磨,如同俘虏一般。
将纸团捡了起来,快速的打开,李成浩就差欢呼的喊道:“大将军回来了!是臧布泰大将军!他回来了!”这情景让人不禁想起李成浩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见臧布泰威武的军队抵抗龙止国大获全胜归来后他亦是如此的欢呼。
舒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