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坚韧。
坚韧中显化慈悲。
大悲掌!
大相国寺“了”字辈高僧了结大师创出的绝技,既有普度世人之慈,也能金刚怒目,是不可多得的绝学。
鳩摩智心中惊讶,虽说他没有拿出全部实力,但一连用出十几门绝技,没能逼退对方半步,甚至没能让对方用两只手御敌,戒贤未免太过强大。
鳩摩智不知道,戒贤的武功在大相国寺稳居前五,真实战力前三。
衍悔大师,还有那几个“了”字辈的老和尚,他们功力比戒贤浑厚,战斗经验更丰富,还自创契合自身的武技,但他们老了,身体走向下坡路。
如果他们年轻十岁,戒贤最多能与一人同归於尽,但是,没有如果,时间是最无情的利刃,就算有霸王神勇,在时间侵蚀下,也会躺倒在病床。
战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对於佛寺而言,哪个分院战斗经验最丰富罗汉堂达摩院这些分院钻研武学,战斗经验不一定丰富。
经验最丰富的是戒律院。
唯有戒律院长期发生爭斗。
戒律院的目標是全体弟子。
必须以最高標准要求自己,保证无论谁犯错,戒律院都可以拿下。
巧的是,戒贤是戒律院首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戒贤实际上是出家避祸,早年犯下过命案,原本想暂避一段时间,后来他真心皈依。
与別的弟子相比,戒贤有佛门弟子最稀少的狠劲儿,战斗越是激烈,越是心如止水,静心观察敌人武技。
如果鳩摩智用密宗绝学,戒贤多半看不懂,鳩摩智用少林绝技装逼,大家都是禪宗的,戒贤岂能看不懂
鳩摩智妙招跌出,连续施展出如影隨形腿、多罗叶指、大金刚拳、千叶如来手、拈指、摩訶指等绝学。
眼繚乱的绝技把人看呆了。
鳩摩智姿容体態宝相庄严,一看就是佛门高僧,全力出手之下,四面八方都是掌印腿影,恍若千臂如来。
斗到兴奋处,鳩摩智双手分合,用出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掌风呼啸,若有若无,掌力早已散溢於虚空。
作为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的招数不算精妙,都是古朴稚拙的路数,精要在於般若智慧,在於永无止境。
般若掌是学不完的。
真气越练越纯,掌力越练越强,招数愈练愈精,不需勤学苦练,全靠自身佛法领悟,完全贴合禪宗理念。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
般若佛法讲究空无,般若掌使到最后一招“一空到底”时,既不是空,也不是非空,掌力化於无形,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色是空,声香味触法也都是空,掌力是空,空即是掌力。
鳩摩智是密宗高僧,兼修少林七十二绝技后,对禪宗佛法颇有涉猎,他才智高卓,內心蒙尘,
思绪不乱。
就连扫地神僧也亲口承认,鳩摩智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基础知识,比谁都扎实。
只不过杂念过多,执念成魔显现在武功方面,鳩摩智可以轻鬆领悟般若掌所有招数,却不知最后一招如何施展,千般苦思不能入门。
鳩摩智能领悟似空非空,掌力胜过少林九成九的武僧,但想领悟一空到底的终极境界,那是万方不可能。
眼见鳩摩智用出般若掌,戒贤不敢托大,双手齐出,左手大悲掌,右手十二擒龙手,抓向鳩摩智的咽喉。
剎那之间,从远攻变为近战贴身近战,招招险峻。
由於身体贴的太紧,某些招数只有三寸之地,擒拿手对捉时,更是只有一节指尖能动,凶险处难以形容。
四条臂膀相互锁缠,四只手掌捏成龙爪,两人指力对指力,谁也无法压服对方,足下地砖轰然裂开,募的,戒贤小指微动,藉助半寸之地点向鳩摩智手腕脉门,鳩摩智躲闪不急,脉门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