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焦急,而是安心地在营地里指挥士兵操练,只是往外派去监视官兵的贼兵越来越多。
而另一边,胡文海当时一觉睡到次日中午,睡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文吏询问战功统计情况,结果也是令他喜上眉梢:他这一通厮杀,至少击溃了反贼的两个万人队,由于战场绵延数里,文吏也是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反贼死伤了六千余人,千余人被俘,可谓是大捷。
胡文海一面派人将这个消息传给周围的官军所属营寨、城镇,用来提振士气,另一面派人向黜置使府和朝廷报捷。
本来这是由蒋易书来报捷的,但是他不是领兵在外吗,而胡文海又稍微有点私心——这卫军主帅又不是世袭的,为何我不能窥视一二?
他便自作主张地将这个消息推迟了几天才派人通知了蒋易书,而此时的战场情况又生了一些改变。
等到蒋易书收到这个消息,还未来得及惊叹,紧跟而来的是胡文海来的求援书信。
能让他在先出捷报随后又出求救信这种自打耳光的原因,还是高明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实际上齐先竹带给他的压力也不小,经过这些时日的不断进攻,那三处营寨里的守军几乎都换了一茬了,胡文海甚至将彭城卫都派去守城,自己带着五百骑兵四处游走,随时支援各处。
但这里好歹可以继续支撑下去,彭城也不断有经过简单武装的民夫送来协防。
但是西线的噩耗频传就很让人无奈,高明连破数座营寨,如今已经将相山团团围住,正在猛攻相城。
前面也说了相城是个补给点,负责给周围的官兵营寨补给粮草,一旦这里失守,那周围营寨将不攻自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