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军中磨合了两天后,高明又找到了齐先竹,此时齐先竹正在督促其他几军轮番攻打前面的三处官军营寨,等了好久才抽出时间见他。
高明一见面就劝谏道:“领,我认为再继续强攻前面的三座营寨已经意义不大,其身后便是彭城,官兵必然在此布下了重兵,经过这几日的修养,先前那支官兵精锐必定已经缓过劲来,若是再行一次袭击恐怕还得惨败。
以我只见应当先攻侧边的山寨,将其一一拔除,若是能借此打通官兵的防线,那大军可以绕过眼前的营寨直接攻打萧县、彭城等地。”
齐先竹有些头疼,眼下平天军战力本就不强,甚至都比不上他接手的随州贼兵——那时好歹各级军官都是他们的心腹,对下层士兵也是牢牢掌控的。
所以他担心,若是不能快击败眼前的官兵,等到朝廷兵马增援,等待他们的下场可就算不上美好了。
高明似乎看出来了他的所想,笑着说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领若是担心,可以继续攻打营寨,只是要当心官兵的偷袭。
而我部新败,人数也不满七千,尚未修整完毕,留在此处也不堪大用,不如我带着他们去一趟丁公山,一来磨炼一下士卒,二来可以试探一下那边的官兵防守强度。”
齐先竹一想也是这个道理,高明和李头儿两部人马都是属于半残状态,短期内也派不上什么大用场,还不如就让高明去试试。
想到李头儿,那晚的火气又在齐先竹的心底冒了出来,他再次召集诸将,宣布道:“眼下正面三个营寨久攻不下,高将军向我建议可以分兵攻打其他的官兵营寨,我觉得很有道理。
就让高将军所部去攻打西边的官兵防线,李将军去打东边的官兵营寨,你们意下如何?”
他话音刚落,李头儿就迫不及待地出声赞同:“可以,领,我愿意带兵攻打东边的官兵营寨。”
当日的惨败,实在是把他的胆子都给吓破了,官兵东线营寨是依托着吕梁山所建,只有两处营寨又都是在山上,所以不用担心官兵会部署大批人马。
碰上这种软柿子,李头儿可是积极的很呢。
于是两部人马纷纷拔营,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去了,其他诸部仍然驻扎在古陴湖,每日轮流进攻。
看着高明率军远去,齐先竹心中想着:高明出身地方大族,年轻的时候也是博览群书,又担任过县尉,在众多人马中能力绝对属于上流,让他去试一试,说不定真的能带来好消息。
他此时的想法也有所改变,在荆襄的时候仇恨官员、仇恨世家、仇恨豪强,但天底下的人才几乎都在他的仇恨对象中,所以前次起事几乎没有任何助力,消耗的全是那数年的积累。
这次若是能稳定下来,必定要善待这些人,才能不断地壮大。
高明引军在龙脊山西南十里处的回龙山安营,这一带山头众多,只有这里附近多有平原,还背靠着一条河流,既不用担心饮水的问题,也免去了被伏击的风险。
他也知道自己部下的水平,只要被伏击损失就不会小,白白损耗自家实力。
在回龙山下寨之后,高明便派出士兵,将官兵营寨周围的地形、道路、水源给探查了一遍,其间虽然也损失了些士兵,但终归是将这一带的情况给摸排了个七七八八。
官兵的西侧防线实际上除了丁山、任山外还包含了再往南的相山、龙脊山等一众大小山脉。
甚至在相山的南麓还有一座小城处于防线的中心,那就是相城,以前此处还有古相国,也算是曾经的大邑,只是这城历经洪水,早已经废弃,城中只有千余名百姓。
不过胡文海看重的就是这城墙还算完整,所以胡文海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据点,并且派驻了数百名县兵,负责为周围的营寨供应粮草。
然后便是相山、丁公山、任山、龙脊山等大小山峰,一共建立了七处营寨,防区层叠互为助力,虽然一共只驻扎了不到两千人,但借着地势之利将周围近二十里的范围编织成了一张大网,想要攻破就得将这些营寨一一拔除。
看到这种情况,高明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