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说,手里的铁锹在地上磕了磕,溅起一片泥土。
李建军也跟着点头:“放心吧,清理淤泥的活我们常干,保证把渠底清得干干净净的。”
就在这时,三秒挎着一个布包跑了过来,布包里装着一张泛黄的纸和一支铅笔。
三秒是望海坡的后生,脑子活络,平时喜欢画些图纸,村里修个鸡窝、搭个棚子,都找他画图纸。
“卫东哥、李大叔,我昨晚琢磨了半宿,画了张修渠的简易图纸,你们看看行不行。”
他说着,把纸铺在渠边的石头上,用石头压住四角,防止被风吹走。
大家围了过来,只见图纸上用铅笔清晰地画着水渠的轮廓,哪里有缺口、哪里该加宽、哪里该垫高,都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
“你们看,这段渠底比其他地方低,每次下雨都积水,得垫高半尺,不然淤泥总积在这儿。”
三秒指着图纸上的一段曲线说,又指向另一段,“这段渠壁太窄,水大的时候容易漫出来,得加宽一尺,这样水流通畅,也不容易冲坏渠壁。”
赵卫东蹲下身,仔细看着图纸,眼里满是惊喜:“三秒,你这图纸画得太详细了!
比我在农业站看的图纸还清楚,有了这图纸,咱们修渠就有方向了,不用瞎忙活。”
李大叔也连连点头:“是啊,三秒这孩子有心了!
这段该垫高、这段该加宽,都说到点子上了。
以前修渠都是凭着感觉来,这次有了图纸,肯定能修得更结实。”
三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就是瞎琢磨,平时跟我爹去渠边干活,知道哪里容易出问题。
要是哪里画得不对,你们跟我说,我再改。”
“不用改,这样就很好。”
赵卫东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把图纸拍了下来,“我把图纸给张大哥,让他去镇上买材料的时候,顺便买些木板和钉子,咱们垫高渠底的时候,得用木板当模板,这样垫得平整。”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纷纷点头。
王二婶看了看太阳,说:“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准备午饭,大家干活累了,能早点吃饭。
春花,你跟我一起回去,帮我烧火。”
春花点点头,跟着王二婶往村里走,临走前还叮嘱大家:“干活小心点,别摔着了,开水我等会儿让小石头回去拿。”
小石头立刻说:“春花姐放心,我保证及时把开水送过来!”
分工定好后,大家就开始干活了。
望海坡的乡亲们先清理渠底淤泥:李大叔站在渠边,指着渠底的一处说:“这里的淤泥有半尺厚,得挖深点,不然水还是存不住。”
王大伯、李建军、狗蛋、柱子跳进渠底,铁锹插进淤泥里,出“噗嗤”
的声响,黑色的淤泥裹着水草被挖了出来,装进竹筐里。
狗蛋力气大,一筐淤泥能装七八十斤,他扛着竹筐往渠边跑,脚步稳当,一点也不晃。
柱子则负责把渠边的淤泥堆在一起,等晒干了,还能当肥料用,给土豆地施肥。
草海的乡亲们则开始准备修补缺口:刘叔先把缺口处的旧石头拆下来,用铁锤把松动的石头敲掉,再用钢钎把渠壁上的泥土清理干净。
小芳则在旁边搅拌水泥,她把水泥、沙子、水按比例倒进桶里,用木棍不停地搅拌,直到搅拌成均匀的灰浆。
小石头在一旁帮忙递工具,刘叔要铁锤,他立刻递过去;小芳要木棍,他马上拿来,跑得满头大汗,却一点也不喊累。
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大家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脸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李建军擦了把汗,抬头望了望太阳,说:“这太阳真毒,比夏天还热。”
王大伯笑着说:“干活哪有不流汗的,等渠修好了,咱们就能舒舒服服地浇地了,到时候再累也值。”
就在这时,小石头提着一个水壶跑了过来:“大家快喝点水,春花姐刚烧好的,还热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