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天,我想记着日子,看看什么时候花谢,什么时候薯块开始长。
等以后教村里人种,也能有个准头,省得大家跟我之前似的,瞎琢磨瞎担心。”
春花看着竹片上的字,又看了看三秒认真的样子,忍不住说:“三秒哥,你可真细心!
要是村里人人都像你这么肯琢磨,咱早就不用愁收成了。”
她边说边起身,拿起竹篮里的小铲子,“我帮你把旁边的草拔了吧,别让草抢了苗的养分,影响结薯。”
三秒笑着应了,两人一个松土、一个拔草,阳光慢慢爬高,洒在花簇上,白色的花瓣泛着淡淡的光泽,黄蕊在阳光下更显鲜亮。
偶尔有蜜蜂飞来,绕着花簇嗡嗡转,落在花蕊上采蜜,连空气里都多了股甜香。
“三秒啊,这是开花了?”
远处传来张大爷的声音,他扛着锄头,慢悠悠地走过来。
自从上次看了脱毒苗的根系和叶片,张大爷对这“洋品种”
的态度就软了不少,这些天也常绕到田埂边瞅两眼。
这会儿见花簇开得热闹,他也加快脚步,蹲下身仔细看。
“是啊张大爷,刚开的,您看这花多密,”
三秒指着花簇,语气里带着点小骄傲,“王站长说花多结薯多,等秋天肯定有好收成。”
张大爷点点头,手指轻轻碰了碰花茎,又看了看旁边的普通苗,忍不住感叹:“还是这脱毒种厉害!
我家那苗才刚冒花骨朵,你这都开得这么热闹了。
看来之前是我老糊涂,总觉得老品种好,现在看来,新东西确实有新东西的好处。”
他顿了顿,又说,“明年我家那三亩地,也跟着你种这脱毒土豆,你可得多教教我。”
“没问题!”
三秒爽快地答应,“等这季收了,我就把咋选种、咋施肥、啥时候浇水都跟您说清楚,保证您也能种出这么好的土豆。”
张大爷笑着应了,又看了会儿花,才扛着锄头离开,走了几步还回头叮嘱:“要是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别客气!”
太阳升到头顶时,三秒和春花才把地里的活干完。
春花挎着竹篮准备回家,临走前还不忘说:“三秒哥,我明天还来瞅花,你可别嫌我烦啊!”
三秒笑着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田埂尽头,才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封面都磨得起了毛,里面记满了每天的观察记录。
他翻开本子,在新的一页写下:“7月28日,脱毒土豆始花期,每株花量5-6簇,每簇3-5朵,花型白瓣黄蕊,插竹片标记‘第18天’,后续每日记录花谢情况及薯块生长进度。”
写完,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才把本子揣回兜里,扛着锄头往家走。
中午吃饭时,三秒把开花的消息告诉了兰花,兰花也高兴得不行,赶紧盛了碗刚炖好的绿豆汤递给他:“太好了!
我就说你这么上心,肯定能种好。
晚上给你做你爱吃的炒鸡蛋,再贴几个玉米饼子,犒劳犒劳你。”
三秒喝着绿豆汤,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地里的花簇,想起春花的笑声,想起张大爷的期待,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之前担心苗长得不好、担心村民说闲话、担心结不出好土豆的那些忐忑,在看到花开的那一刻,都变成了满满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三秒每天都会去地里看花。
他看着花簇一朵接一朵地开放,从最初的零星几朵,到后来满田都是白色的小花,风一吹,整个田垄都像飘着一层白纱;他看着花瓣从鲜嫩的白慢慢变得浅淡,看着花蕊从嫩黄变成深黄,又看着有的花开始凋谢,花瓣轻轻落在叶片上,像撒了层碎雪。
每天早上,他都会站在竹片旁,在小本子上记录:“7月29日,花量增多,新增3簇花,无病虫害”
“7月3o日,部分花开始授粉,花蕊颜色加深”
“8月1日,第一簇花开始凋谢,花瓣脱落2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