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张婶。
张婶正在院子里晒红薯干,看见他们来,赶紧停下手里的活:“你们来了,是不是为了换种的事?我昨天想了一夜,也觉得有点冒失,可老李说新品种产量高,我又有点心动。”
春花笑着说:“张婶,您别着急,我们跟您想的一样,也觉得不能随便换种。
咱们合作社有规矩,换种先试种,明年春天咱们先种一小块,看看情况再说。
要是新品种真的好,再推广给大家,这样既保险,又不会浪费种子和土地。”
三秒也补充道:“张婶,您想想,咱们的‘蜜心红’种了这么多年,顾客都认这个味道,每年收购商来收,都指定要咱们的‘蜜心红’。
要是随便换了品种,口感变了,收购商不要了,咱们的红薯卖给谁啊?试种一下,心里有底,也能让大家放心。”
张婶听了,恍然大悟:“你们说得对!
我光顾着看产量了,忘了口感和销路的事。
还是你们想得周到,听你们的,等试种了再说。
我这就给老李回个话,跟他说清楚咱们的规矩。”
没过几天,老李就来了。
他听说望海坡合作社要先试种,一开始还有点不乐意:“这新品种在我们村种得好好的,产量高,口感也不差,你们直接种就行,还试种啥,浪费时间。”
三秒把老李请进仓库,给他倒了杯热茶,又拿出巡夜本,翻到记录土豆试种的那几页:“李哥,您看,这是我们去年试种土豆新品种的记录,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产量多少,都记着呢。
一开始我们也觉得新品种好,可试种了才现,它不耐旱,咱们这边天旱,要是大面积种,肯定减产。
后来还是种了老品种,才保住了收成。”
他又拿出几个“蜜心红”
红薯,递给老李:“您尝尝咱们的‘蜜心红’,甜得很,收购商就认这个味道。
您的新品种虽然产量高,可不知道适不适合咱们的土,也不知道收购商认不认。
试种一小块,就当是给咱们的红薯上了个保险,要是好,咱们明年一起大面积种,大家都能多赚钱,多好。”
老李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确实又甜又面,比他的新品种口感好。
他想了想,点点头:“行,我听你们的,先试种。
要是试种成功了,咱们就一起种,要是不行,我也不勉强你们。”
三秒和春花都笑了,春花说:“李哥,谢谢您理解。
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您要是有空,也来看看,咱们一起把试种的地管好,争取有个好收成。”
老李点点头,心里也踏实了——他原本还担心望海坡的人不信任他,现在看来,他们不仅踏实,还懂规矩,跟这样的人合作,放心。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合作社特意划出两亩地,一块种老李的“红心蜜”
,一块种自家的“蜜心红”
,两块地挨着,浇水、施肥、松土都一样,方便对比。
三秒和春花每天都去地里查看,把生长情况记在巡夜本上——“3月15日,‘红心蜜’出苗,比‘蜜心红’早两天”
“4月2o日,‘蜜心红’藤叶更壮,‘红心蜜’藤叶较细”
“5月1o日,‘蜜心红’开始结薯,‘红心蜜’还没动静”
。
社员们也经常来地里看,王二婶每次来都要蹲下身摸一摸藤叶:“你看这‘蜜心红’,藤叶多壮,结的薯肯定大。
‘红心蜜’看着弱,不知道能不能结出好薯。”
张婶也说:“还是试种好,要是直接种了‘红心蜜’,现在看见它长得慢,咱们得多着急啊。”
夏天的时候,雨水多,两块地的红薯都长得不错。
可到了七月,天开始旱,没下过一场透雨。
没过多久,“红心蜜”
就出了问题——藤叶开始黄,有的甚至枯萎了,而“蜜心红”
依旧绿油油的,一点事都没有。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