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半信半疑地跟着三秒找了棵松树,伐倒后一看,果然,年轮密的一边朝着北边,稀的一边朝着南边。
“真的!
年轮真的能辨方向!”
年轻人惊讶地说。
三秒笑着说:“不止年轮,你们看旁边的灌木,南边的枝叶长得比北边茂盛,也是因为光照足。
咱们跟着这些植物指的方向走,肯定能出山。”
在三秒和春花的带领下,年轻人很快走出了大雾,回到了村里。
他们围着三秒和春花,好奇地问着各种辨方向的法子,三秒和春花也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把小本子借给他们看。
“以前总觉得这些老法子没用,现在才知道,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个年轻人感慨地说。
三秒点点头:“这些都是老辈人用经验总结出来的,虽然现在有手机、有指南针,但多学些老法子,总没错。”
从那以后,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跟着老人学辨方向的老法子,有时候还会一起去山里实践,看看哪些植物能指路,哪些法子更管用。
三秒和春花把小本子里的内容整理了一下,打印出来分给大家,还在村里的公告栏上贴了一张,标题就叫“庄稼地里的指南针”
。
转眼到了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子,坡上的庄稼地都被雪盖得严严实实,看不见一点绿色。
有天早上,李叔家的孙子小宇在村口玩雪,不小心走得太远,迷了路,村里的人都出去找,可雪太大,能见度低,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三秒和春花听说了,赶紧拿着小本子去帮忙。
三秒想起本子上记的“积雪南化北冻”
,对大家说:“咱们看路边的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边,化得慢的是北边。
小宇平时喜欢往南边的山坡上玩,咱们往积雪化得快的方向找,肯定能找到他。”
大家听了,赶紧分成几组,朝着积雪化得快的方向找。
走了约莫半个钟头,春花忽然看见远处的雪地里有个小小的身影,正蹲在地上哭:“是小宇!”
大家赶紧跑过去,小宇看见大家,哭得更凶了:“我找不到家了,雪太大了,我看不见路……”
李叔赶紧把小宇抱起来,裹紧了衣服:“别怕,咱们这就带你回家。
多亏了三秒和春花,知道靠积雪辨方向,不然还不知道要找多久。”
小宇看着三秒和春花,抽噎着说:“谢谢三秒叔,谢谢春花姨,我以后也要学怎么辨方向,再也不迷路了。”
回到村里,李叔特意做了一大锅红薯粥,邀请三秒和春花还有帮忙找小宇的人来家里喝。
粥煮得软糯香甜,大家围坐在炕上,喝着粥,聊着辨方向的老法子,屋里暖融融的,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些老法子真是个宝,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李叔喝了口粥,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这些都是老迷信,现在才知道,都是实打实的经验。
以后我也要教小宇这些法子,让他也知道,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能当‘老师’。”
三秒和春花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欣慰。
他们没想到,当初一次偶然的迷路,竟然让他们现了植物辨方向的奥秘,还把这些老法子传给了更多人。
现在,村里的人不管是下地还是出门,都会留意身边的植物和自然现象,再也不怕迷路了。
春天的时候,三秒和春花在土豆地旁边种了几排向日葵。
夏天向日葵开花的时候,金灿灿的花盘总是朝着太阳转,成了田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村里的孩子们经常来地里玩,指着向日葵问三秒和春花:“三秒叔,春花姨,向日葵为什么总朝着太阳转啊?是不是也能辨方向?”
三秒和春花就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向日葵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是因为它怕太阳晒坏花盘里的种子。
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花盘就朝东;中午太阳在南边,花盘就朝南;下午太阳往西落,花盘就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