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刚清理完一段,就听见李叔喊:“水渠口有树枝堵着了!
快来搭把手!”
三人跑到西边的水渠边,果然看见一根碗口粗的树枝横在渠口,要是不及时挪走,暴雨一来,水流不通,肯定会漫进地里。
三秒和李叔合力抱起树枝,春花则在旁边扶着,好不容易才把树枝挪到路边。
“还好现得早,不然这树枝堵在这儿,咱们之前挖的沟就白瞎了。”
李叔擦了擦汗,语气里满是庆幸。
等三人把所有的排水沟都检查清理完,天已经黑透了,乌云压得更低,风里带着雨丝,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赶紧回家吧,雨要来了!”
三秒扛起锄头,拉着春花的手往回走,李叔也跟在后面,脚步匆匆。
刚走到村口,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伞上,没多久就变成了倾盆大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第二天一早,雨还没停,三秒和春花披着雨衣就往地里跑。
远远地就看见,他们的土豆地排水通畅,雨水顺着排水沟哗哗地往水渠流,地里没有一点积水,土豆苗在雨里挺立着,绿油油的叶子精神得很。
而旁边几块没提前清理排水沟的地,已经积了半尺深的水,土豆苗的叶子都蔫了,有的甚至被冲倒在水里,看着让人心疼。
“太好了!
咱们的地没事!”
春花高兴得跳了起来,雨衣上的水珠溅了一地。
三秒也松了口气,拿出手机给村里的微信群了条消息,提醒大家赶紧去地里疏通排水沟,还把清理水渠口的注意事项也写了进去。
没过多久,群里就热闹起来,有人说已经在地里清理了,有人问遇到堵塞该怎么处理,三秒和春花一条一条地回复,直到雨变小了才回家。
雨停后,村里组织大家去地里查看受损情况,现提前按老法子挖沟、清理的地,庄稼几乎没受影响;而没做准备的地,不少庄稼都被淹了,损失不小。
村支书在晒谷场召集大家开会,特意把三秒和春花拉到前面:“咱们得好好谢谢三秒和春花!
要不是他们记着老辈的法子,还把法子教给大家,咱们今年的收成肯定要遭大殃!
以后啊,咱们都得学着点这些老智慧,守好咱们的地!”
晒谷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看着三秒和春花,眼里满是感激。
张婶挤到前面,拉着春花的手说:“多亏了你们整理的小册子,我照着上面的法子提前挖了沟,我家的白菜一点事都没有!
以后你们要是还补充法子,可别忘了叫上我!”
三秒和春花笑着答应,心里满是温暖。
他们没想到,一本小小的册子,几个简单的老法子,竟然能帮到这么多人。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更重视这些老智慧了,遇到种地的难题,都会先翻翻小册子,或者去问三秒和春花,甚至有邻村的人听说了,特意来请教怎么防涝、怎么看天气,三秒和春花都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把小册子复印了送给他们。
转眼到了秋收,三秒和春花的土豆地迎来了大丰收。
挖出来的土豆又大又圆,表皮光滑,没有一点被水泡过的痕迹。
赵老板来收土豆的时候,看着满筐的土豆,忍不住赞叹:“你们的土豆真是一年比一年好!
我跟县城的市说了,以后就认准你们的‘田埂香’,其他家的我都不考虑了!”
春花笑着把赵老板迎进屋里,泡了杯用自家红薯干煮的茶:“这多亏了老辈的法子,还有村里人的帮忙。
明年我们打算再扩几亩地,多种点红薯和玉米,到时候还得麻烦赵老板多帮忙推销。”
赵老板一口答应:“没问题!
你们的东西好,我肯定乐意帮着卖!”
收完土豆,三秒和春花没闲着,他们又开始整理新的老法子。
这次不仅有防涝、看天气的,还加了选种、施肥、储存庄稼的窍门,都是从村里老人那里收集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