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让大家都能用上,这样大家的庄稼才能长得好,收成才能有保障。
下午,三秒去找春花,跟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咱们不如把爷爷的老法子记下来,写成个小册子,分给村里的人,再教大家怎么看风、看露水、看虫鸣知天气,怎么防涝、防旱、防病虫害。
这样大家的庄稼都能长得好,收成也能更好。”
春花一听,高兴地说:“这个主意好!
我外婆也有不少种庄稼的法子,我也记下来,咱们一起整理成小册子。
咱们还可以找个时间,在村里的晒谷场开个会,把这些法子教给大家,让大家都能学会。”
两人说干就干,春花从家里翻出外婆以前记东西的小本子,上面记着不少种蔬菜、看天气的法子;三秒则凭着记忆,把爷爷说过的话一条一条写下来,有看风防涝的,有看露水知晴天的,还有看虫鸣防虫害的。
两人一边写,一边互相补充,遇到记不清的地方,就去问村里的老人,老人们都很乐意帮忙,把自己知道的法子都告诉他们。
过了几天,小册子整理好了。
两人找了镇上的打印店,把小册子打印出来,分给村里的每户人家。
村里的人拿到小册子,都特别高兴,尤其是老人们,看着上面熟悉的法子,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种地的日子。
周末的时候,两人在村里的晒谷场开了个会,教大家怎么用这些老法子。
三秒站在晒谷场的土台上,手里拿着小册子,一条一条地讲:“大家看,这条‘风动防涝’,就是夜里刮急风的时候,一定要去地里挖排水沟,不然下雨会淹了庄稼;还有这条‘露水重,晴天到’,早上看叶子上的露水重,第二天准是晴天,适合晒粮食……”
春花则在台下,帮着大家解答疑问。
有人问:“三秒,要是夜里没听见风,没挖沟,下雨了怎么办?”
春花笑着说:“那就赶紧用锄头在地里挖几条浅沟,把雨水引到水渠里,虽然不如提前挖的管用,但也能减少损失。”
大家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有人点头,还有人拿出笔,在小册子上记笔记。
李叔听完,站起来说:“这些法子都是好法子!
我年轻的时候也用过不少,后来忘了,现在三秒和春花把这些法子整理出来,教给咱们,真是帮了咱们大忙了!
以后咱们种地,就再也不用怕不知道天气、不知道怎么防涝防旱了!”
晒谷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看着三秒和春花,眼里满是感激。
三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觉得很有意义——他不仅守住了爷爷留下的地,还守住了爷爷留下的法子,更把这些法子传给了更多人,让这些老智慧能继续挥作用,守护着村里的庄稼,守护着大家的收成。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学会了用老法子看天、种地。
有人夜里听见刮急风,就会主动去地里挖排水沟;有人早上看露水重,就知道第二天是晴天,会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晒;有人看见虫鸣突然变稀,就会提高警惕,防着有小偷来偷庄稼。
村里的庄稼长得越来越好,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有一次,镇上的农业技术员来村里考察,看见村里的庄稼长得格外好,还没怎么用农药化肥,很是惊讶,问村民们有什么秘诀。
村民们笑着拿出三秒和春花整理的小册子,说:“都是靠这些老法子!
这些法子比农药化肥管用,还环保,种出来的庄稼也好吃!”
技术员拿着小册子,翻了又翻,忍不住赞叹:“这些都是宝贵的农业智慧啊!
现在很多地方都失传了,你们能保留下来,还能用到种地上,真是太了不起了!”
三秒和春花听了,心里都很自豪。
他们知道,这些老法子不仅是爷爷和外婆的心血,更是村里所有人的财富。
只要大家能一直用这些法子,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村里的庄稼就会一直长得好,大家的日子也会一直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