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天会不会下雨,通过泥土的湿度知道该什么时候浇水。
那些看似普通的经验,都是一辈辈人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实在,也更管用。
“你看,刚才虫鸣突然停了,要是咱们没在意,说不定等他们把土豆偷完了都不知道。”
春花说,“以后咱们来地里,可得多留意这些动静。”
三秒“嗯”
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天,月亮已经升了起来,银辉洒在田野上,玉米叶上的露珠反射着光,格外好看。
“时候不早了,咱们把地里的土豆捡一捡,然后回去吧,晚上风大,别着凉了。”
三秒站起身,拿起手电照向土豆地。
两人蹲下身,把那些被小偷丢在筐里的土豆捡起来,放进春花的竹篮里。
那些土豆还带着泥土的温度,圆滚滚的,透着新鲜的气息。
捡完土豆,三秒扛着青椒,春花拎着竹篮,慢慢往镇上走。
田埂上的虫鸣又响了起来,比刚才更热闹,像是在庆祝刚才的“胜利”
。
风里带着玉米和泥土的清香,月亮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安静的田埂上。
“你说,那两个小偷还会再来吗?”
春花忽然问。
三秒想了想,说:“不好说,但咱们有防备了,轮流守夜,再加上警察巡逻,他们就算想来,也得掂量掂量。”
他顿了顿,又说:“其实不止是防小偷,爷爷说,留意这些动静,也是在护着这片地。
你对土地上心,土地才会给你好收成。”
春花听着,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
她想起刚才躲在草垛后面的紧张,想起手电照向小偷时的坚定,想起邻居们赶来时的团结,这些画面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这个傍晚的记忆。
她忽然明白,爷爷说的“虫静有贼来”
,不只是一句警示,更是一种对土地的敬畏——只有心里装着这片土地,才能听见它的“提醒”
,才能护好它给的馈赠。
回到镇上时,已经快九点了。
春花把捡回来的土豆倒在自家院子里,三秒帮着她把土豆上的泥土清理干净。
“这些土豆虽然被挖出来了,但还新鲜,明天早上我煮点土豆粥,给你送过去。”
春花说。
三秒笑着点点头:“好啊,我正好早上没什么事,到时候来你这儿蹭粥喝。”
第二天早上,春花果然煮了土豆粥,还炒了个青椒土豆丝。
三秒来的时候,粥还冒着热气,土豆的清香飘满了屋子。
“你这手艺,比镇上的早餐店还好。”
三秒喝了一口粥,满足地说。
春花笑着说:“这都是用咱们自己种的土豆和青椒做的,吃着当然香。”
吃完饭,两人又去了田埂。
李叔已经在那里了,他搬了个竹椅坐在土豆地边,手里拿着个收音机,正听着戏曲。
“三秒,春花,你们来了。”
李叔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今天早上我过来的时候,看见地里没什么动静,那些贼应该没敢再来。”
“那就好。”
三秒松了口气,走到自己的菜园边,查看青椒的长势。
春花则走到土豆地边,蹲下身,把被踩倒的土豆苗扶起来,用泥土把根埋好。
“这些苗还能活,好好照料着,说不定还能结土豆。”
春花说。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人轮流在田埂上守夜。
三秒和春花值夜班的时候,就搬两个竹椅坐在草垛旁边,聊着天,听着虫鸣,偶尔用手电照照地里的情况。
有时候聊到小时候在地里的趣事,两人都会忍不住笑起来;有时候聊到爷爷和外婆,又会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温暖。
有一天夜里,轮到三秒和春花守夜。
两人坐在草垛边,看着天上的星星,虫鸣在耳边此起彼伏。
“你说,爷爷要是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