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堵上。”
二、屋顶上的人
三秒先去了村西头的老王家。
老王以前是瓦匠,虽然现在六十多了,但手脚还利索。
他敲开老王的门,老王正坐在炕头抽烟,见他浑身湿漉漉的,赶紧往屋里让。
“王叔,村小教室漏雨,您能去帮忙修修不?”
三秒开门见山。
老王磕了磕烟袋锅:“雨天修瓦?不要命了?那屋顶的瓦片滑得很,踩上去容易摔下来。”
“我知道危险,但孩子们没法上课了。”
三秒把刚才看到的情景说了说,“您就当帮我个忙,工钱我出,双倍。”
老王皱着眉没说话。
他孙子就在村小上二年级,早上送孩子上学时,还看见教室漏雨,心里正犯愁。
“行吧。”
老王把烟袋锅往炕桌上一放,“看在孩子们的份上,我去。
但我一个人不行,得上房递瓦,还得个人在下面搭把手。”
“我去喊二柱子。”
三秒心里一喜,“他年轻,手脚麻利。”
二柱子是村里的养羊户,前阵子他爹生病,三秒帮他保住了羊群,心里正感激着呢。
三秒找到他时,他正在羊圈里喂羊,听说村小漏雨,二话不说就扔下羊铲:“三秒哥,你说咋干就咋干!”
等三秒带着老王和二柱子回到村小,陈校长已经买来了塑料布和钉子,林老师也把孩子们安置到了没漏雨的仓库里。
“先上房看看漏点在哪。”
老王扛着梯子,走到教学楼墙边。
梯子是铁的,锈迹斑斑,立起来时摇摇晃晃的。
“王叔,我先上。”
二柱子年轻气盛,抓着梯子就要往上爬。
“你懂个啥?”
老王把他拽下来,“上房修瓦得看风向,还得知道哪块瓦松了,瞎爬容易踩塌椽子。”
老王说着,踩上梯子,一步一步往上爬。
雨水顺着他的裤腿往下流,在梯子上留下一串湿痕。
爬到屋顶时,他蹲下身,用手摸了摸瓦片,“这瓦都酥了,好多都裂了缝,得换一批新的。”
“新瓦哪有那么快?”
三秒在下面喊,“先找塑料布盖上,等雨停了再换瓦。”
“也行。”
老王应着,“二柱子,把塑料布递上来,再拿卷绳子。”
二柱子把塑料布捆在竹竿上,往上举。
老王接住,小心翼翼地铺在漏雨的地方,用绳子把四个角拴在椽子上。
风一吹,塑料布鼓鼓囊囊的,像个大蘑菇。
“这样不行,得用钉子钉上。”
老王喊道,“递盒钉子和锤子上来。”
三秒把钉子和锤子递上去。
老王趴在屋顶上,一手抓着瓦片,一手挥着锤子,叮叮当当地钉着。
雨水打在他的背上,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瘦骨嶙峋的轮廓。
三秒看着心里不落忍,也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屋顶的瓦片果然很滑,他刚站稳,就差点摔下去,赶紧抓住身边的椽子。
“你上来干啥?下面看着就行。”
老王瞪了他一眼。
“我搭把手,快点干完。”
三秒笑着,拿起一块瓦片压在塑料布上。
两人在屋顶上忙碌着,二柱子在下面递东西,陈校长和林老师则在教室里清扫积水。
林老师时不时抬头看看屋顶,手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拍什么。
“三秒哥,那边也漏!”
仓库里的孩子喊了一声,指着墙角的水洼。
三秒和老王赶紧挪到那边。
这片的椽子弯得更厉害,老王踩上去时,椽子出“嘎吱”
的响声,像是随时会断。
“小心点王叔!”
三秒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老王没说话,只是放慢了动作,一点点地铺塑料布。
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