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分给王村一半。”
“那算啥?六三年洪水,王村的船救了李村二十多口人。”
“还有七九年,俩村合着修水渠,李村出劳力,王村出水泥,修了半个月才修成。”
三秒忽然想起爷爷的烟袋锅,黑檀木的杆,铜制的锅,上面刻着个“忍”
字。
小时候他总偷着拿爷爷的烟袋锅玩,被现了就挨顿揍,可下次还偷。
爷爷去世后,那烟袋锅就不见了,爹说可能是跟着老人一起埋了。
“立直了没?”
王磊喊了一声。
三秒回过神,掏出卷尺量了量碑身到田埂的距离:“左边差半寸。”
年轻人又调整了一下,三秒再量:“好了。”
王保国让人拿来水泥,和着河泥把碑底封好。
七爷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个红布包,打开一看,是块崭新的红绸。
“这是村里的老规矩。”
七爷把红绸系在碑顶,“立了新碑,系上红绸,保俩村平平安安。”
红绸在风里飘着,像一团跳动的火。
三秒看着界碑,忽然觉得它不再是块冰冷的石头,倒像是个站了八十年的老人,看着俩村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老人们老去。
“中午都别走了。”
王保国拍了拍手,“我让老婆子杀了只鸡,就在村里吃。”
“哪能让你破费?”
三秒爹不知啥时候来了,由二婶扶着,脸色还是白,“去我家,我存着瓶好酒,是当年跟保国你爹一起酿的。”
老人们相视而笑,年轻人扛着工具往村里走。
三秒走在后面,看见王磊正在用:“拍这干啥?”
“存档。”
王磊笑了笑,“我打算把俩村的地界数据录入系统,以后再不会说不清了。”
“再好的系统,也不如人心。”
三秒说。
王磊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李哥说得对。
我爸总说,当年俩村定地界,靠的不是尺子,是信得过。”
走到村口时,三秒看见自家闺女来视频,屏幕里小姑娘举着奖状,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他刚要说话,就听见身后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李村的小子和王村的丫头正在追逐打闹,跑到界碑旁时,不知谁说了句“别过界”
,引得一阵哄笑。
三秒忽然想起爷爷的卷尺,木柄上的“李记”
已经磨得快看不清了。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是磨不掉的,就像这界碑,就像俩村人心里的那点念想。
他掏出手机,给闺女回了条消息:“爸爸在老家立了块碑,很老很老的碑。”
闺女很快回过来:“是像爷爷说的,会讲故事的碑吗?”
三秒看着屏幕,笑了。
远处的界碑在阳光下立着,红绸飘得正欢,像是在说,故事还长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