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的背影,又看看身边哭得几乎晕厥的妻子,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和现实的无奈,声音低沉而沙哑:“哎……你别光哭,哭有啥用……阳阳那驴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认准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他随我,倔……”
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环视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也许……也许这孩子是对的……这村子,总得有人守着,总得有人……试试看吧……只是,苦了你,也苦了孩子了……”
他的话里充满了矛盾、无力感,以及一种深沉的、不善表达的爱与牺牲。
这个一向顶天立地的汉子,此刻眼角也湿润了,他飞快地抬手擦了一下,不愿让人看见。
这时,年幼的小石头,怀里还紧紧抱着昨天拾穗儿塞给他的那一小包沙枣干,像是抱着最珍贵的宝贝。
他懵懵懂懂地挤过人群,来到蹲在地上默默流泪的拾穗儿身边,仰起小脸,大眼睛里充满了困惑和害怕,小声问道:“穗儿姐,我们……我们真的要搬走吗?搬走了,是不是就不能去村口那棵老胡杨树下玩了?它会不会想我们呀?还有我埋在树下的‘宝贝玻璃珠’,还能挖出来吗?你说过,等夏天来了,要带我去看胡杨树开花,黄灿灿的,像星星一样……这些话,还算数吗?”
拾穗儿看着小石头天真无邪的脸庞,听着他稚嫩却直击心灵的问题,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疼得她几乎无法呼吸。
胡杨树下的承诺,玻璃珠里的“宝藏”,那些她曾经随口许下的、关于未来的、美好的约定,在此刻都变成了尖锐的拷问。
她蹲下身,紧紧抱住小石头瘦小的、温暖的身体,把脸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泪水瞬间决堤,浸湿了孩子的衣襟。
她想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想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胡杨树会想他们,玻璃珠会挖出来,夏天的胡杨花依然会像星星一样灿烂……可是,喉咙里像塞了一团滚烫的棉花,灼痛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未来如同一片浓得化不开的迷雾,她看不到方向,只觉得冰冷刺骨,而那曾经描绘过的、温暖的图景,正在眼前一点点碎裂、消失。
她的沉默和汹涌的泪水,就是最残忍的回答。小石头似乎明白了什么,也不再追问,只是伸出小手,笨拙地拍着拾穗儿的背,小声说:“穗儿姐不哭,小石头乖……”
去?还是留?
这简单的两个字,此刻却重若千钧。它关乎生存与死亡,关乎理想与现实,关乎记忆与未来,关乎个人选择与集体责任,也关乎一段刚刚萌芽却又遭遇严酷风霜的爱情。
矛盾像一张无形却又无比细密的网,将帐篷下的每一个人——满怀理想的青年,忧心忡忡的学者,恐惧不安的母亲,矛盾无奈的父亲,眷恋故土的老人,懵懂无知的孩子——都紧紧缠绕在其中,越挣扎,缠得越紧。
没有人能轻易地说出那个决定,因为每一个字的背后,都可能是一生的牵挂、无尽的遗憾,甚至是鲜血与生命的代价。
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沙土的味道,更是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别绪、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