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性能要求?”
这个想法起初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芯片设计牵一而动全身,岂是能轻易更改的?
但邓康在听取了汇报后,眼中却闪过一丝亮光。
“这不失为一条思路!
我们不能被现有的设计框死。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芯片内部的散热路径,将局部热点更均匀地分布,从而降低对基板导热率的极致依赖?”
在他的支持下,一支由芯片架构、封装工艺和材料专家组成的精干小队立刻成立,尝试进行“设计-工艺-材料”
的协同优化。
他们利用“烛龙之眼”
平台进行海量模拟,寻找在牺牲少量(可接受范围内)峰值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结构和工艺创新,来适配性能稍逊但可获取的替代材料方案。
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死亡竞赛。
每一天,宝贵的库存都在减少。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支援也迅启动。
杨先生亲自协调,通过极其特殊的渠道,从为国家重点工程供货的两家顶尖材料研究所里,紧急调剂出了一小批符合要求的高纯封装材料。
数量虽然不足以完全满足生产需求,但如同沙漠中的甘霖,为寻找长期解决方案赢得了极其宝贵的喘息时间。
更令人振奋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联合科技部、国资委,紧急召开了“高端电子材料国产化替代攻关协调会”
。
会上,星火科技面临的困境被作为典型案例提出,会议决定,集中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成立数个“国家队”
级别的联合攻关项目组,目标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攻克这几种卡脖子材料的国产化替代难题。
星火科技的技术团队被要求全程参与,提供技术指标、测试支持和应用场景。
“这就是国家力量!”
何月山在得到消息后,对唐茹感慨道,“单靠我们一家企业,面对这种全球布局的供应链精准打击,几乎难以翻身。
但有国家力量的统筹和推动,我们就有了一线生机,也有了必胜的信念!”
内部挖潜、工艺调整、国家支援,三股力量紧紧拧成了一股绳。
尽管过程充满艰辛,失败是家常便饭,但希望的火种已经点燃。
星火科技,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供应链生死战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战斗力。
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场供应保卫战,更是一场关乎中国高科技产业命运的尊严之战。
他们,退无可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