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合上掌心,动作很小,却像把场子的重力按了下去。
会后,走廊里风从尽头推来。严承陆跟上一步,递来两页名单,观察期岗位有两人申请转岗至交楼前线,他的语气平缓,按画像排序,证据位优先。李一凡点一下,留下四个字,灯亮者先。
傍晚前,三家外媒的第四篇评论发出,口吻明显变了,开始讨论交楼与产业的权衡。凡星把链接丢进争议编号池,旁边附一句,欢迎围观,也欢迎挑错。
透明指数后台出现一条新的志愿申请,来自海外智库的研究员,请求旁听岭州方法学。林允儿在门口抬手示意,海外闭门论坛的筹备名单已经成型,时区与议程都排好了。
夜色落下,城市的灯带得更稳。发布厅里最后一块屏幕熄灭,白板上那行四短句仍在光里发亮。
李一凡站在窗前想了一会,把下一步在心里排好节拍,邀请海外智库闭门对话,让方法学走出去;同时把交楼序列扩到三地,把延迟看板拆到楼栋。第二天八点半,继续用灯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