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三十,省府大楼准点亮灯。
昨晚那张写着“保租三要”
的白板被推到角落,新的一张立在桌头,李一凡在顶端写下四个字——改革智库。
下面三条短线:财务独立、方法独立、布独立。
字迹干净,像一把刀把未来的争议先切开。
九点整,省委小礼堂坐满人。
第一排是来自湾区高校、四九城国家智库、行业协会的专家;第二排是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与两家律师机构;第三排是媒体观察员与群众代表。
林允儿坐在记者席末端,手边摊着厚厚一摞背景核查表,她昨晚把每位拟聘专家近三年的论文、项目、潜在利益关联做了梳理,连脚注都标了页码。
成立仪式没有长篇讲话,改革办主任程勋把《岭州改革智库章程》投上屏幕,十页纸,只有硬条款。
第一条,财政拨款打到封闭账户,专款专用,按阶段清算;
第二条,所有评估以原始数据为准,任何单位不得删改,若现虚假,先行公告,再追责;
第三条,结论由智库独立布,政府仅作答复,不得压后。
条款读到这里,会场有轻微的窸窣声,几位地市干部下意识看了一眼彼此。
李一凡没有坐在主席台开场,他绕到侧门,从观众席走上台,拿起激光笔点住下一页——方法框架。
屏幕上出现一个简单的“事实矩阵”
:工程影像、资金流水、能耗曲线、信访数据、法院裁判、手机信令六类数据,左边是采集口,右边是评分法。
评分不给一个总分,而是生成红黄绿三张榜,并给出置信度。
最后一栏写着“人工复核”
,李一凡停了两秒,说现场走访由群众代表与媒体观察员共同完成,视频全程留痕。
宣布环节结束,正式会议转入闭门,气氛立刻实了几分。
岭北、湾南、广城三地把批接受评估的清单摆到桌上:河西商改租样板、临港冷链园保租片区、课岗人才公寓、海江数字旧改试点。
四个项目全是前天部规布会上被点名的样本。
几位专家交换眼神,很快达成共识:先易后难,先用一个月跑完四个样板,建立评分标尺,再全面推广。
讨论正密,广城来的副市长突然举手,声音有些生硬。
他说企业难题不少,担心被“一刀切”
扣分,影响招商信心。
李一凡把激光笔轻轻一放,语不快:评估不是杀威棒,是兜底针。
干部最怕的是规则不清、尺度漂移;今天把标尺立在这儿,谁都可以对照,谁也别想糊弄。
说完,他抬手示意数据组播放一段视频——去年某地“夜间施工照片”
与实地用电曲线对不上,被系统自动标红。
屏幕上红线跳动,台下几个人的脸色暗下来。
林允儿在台下记笔记,笔尖停在“公开布”
四个字上。
她心里明白,这四个字会带来舆论风雨,但同时也能把真伪隔开。
她把一份《媒体观察规范》递给工作人员,其中有一条是“新闻与评估保持距离”
,记者只能记录事实,不能代替智库给出判断。
几位专家看了看,点头。
下午两点,智库第一次工作会正式启动。
会议室墙上挂起一张流程图,从现场取证到模型跑分,从群众回访到复核布,每一格都对应责任人。
会计与律师两组负责资金与合规,工程组盯影像与节点,数据组维护“岭州评价云”
。
这个数据库是凡星投资技术团队提供的版本,去除了商业功能,只保留了开源的指标算法与接口。
李明杰在视频里简短说明了三点:指标公开、接口可查、日志不删。
凡星不拿政府评估的任何运营费,只做技术托管,合同公开上网。
第一次抽样名单当场确定。
湾南临港冷链园三个库区、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