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为“干部考核试点”
的主项,跨省对比观察一季。
纪要同时建议保留“群众旁听席”
的位置与言权,不让考核关起门来做。
李一凡把纪要压在右手边,转身叮嘱信息与公众组:今晚屏挂“正负面表列—试点第一日”
,把四地日曲线放在一张图上,同时挂“群众评分—干部复核”
并排双窗。
四点,省政务大厅演示区开门迎客,面向干部的“夜校快课”
开始试讲。
讲台上没有ppt花图,只有两根“水管”
的示意——白名单专回路与市场化水管平行,之间画着“隔离墙”
;旁边是一只“节拍器”
,刻着“受理—告知—并联—回执”
。
主讲人不喊口号,只教“怎么查按键、怎么看日志、怎么写编号”
。
后排坐了几位新提拔的中层,拿着笔,老老实实地记。
五点整,四地的“第一线表现分—表列净得分”
上墙。
岭海净得分上扬,靠的是“质量否决”
与“老人版入口”
;桂浦小幅回正,靠“咨询—受理”
纠偏;韶川平稳上行,靠“节点拨付—电子回执”
;岭北曲线略有波动,韩青主动把“职住一体”
的抽签录像入口挪到页第一屏。
信息与公众组把波动用浅色标注,下面附一个说明:净得分不是“脸面”
,只是“动作强度”
。
评论区有人说“看懂了”
,又有人补一句“还要看长久”
。
傍晚六点二十分,组织部把第一份“黄卡通报”
出:两名窗口负责人因“老人版入口埋得深”
与“代表人诉讼无应答”
被黄卡,限三日整改;一名审批中层因“深夜审批曲线异常”
被约谈。
通报不点人名,只给编号与整改期。
紧跟其后,“合规修复榜”
挂出三名经办主动报错当日纠偏,榜单下方有群众代表的签字。
有人在留言里写:不怕错,怕装;敢改,就亮。
七点半,小礼堂旁听席开放“群众言十分钟”
。
一位白老人说“老人版入口今天大字看得清了”
;一位女企业主说“公开橱窗把用途摘要写明白更安心”
;一个年轻父亲说“预交楼的钥匙拿到手,但墙角还有一处阴影,今天已入台账”
。
三条反馈被记录员逐条标号,今晚进“事实清单”
。
夜里九点,透明窗页更新《事实清单(十四号)·表列试点第一日》。
屏四栏:曲线、黄卡、合规修复、群众评分。
次屏挂一张小图——“干部复核—申诉路径”
,四步走,最多三日出结果;第三屏是“创新容错场景”
,列出五个允许试错的情形;第四屏是“老人版入口”
加粗版,字大两号。
评论区有句短评:表不是吓人用的,是给人看懂用的。
将近十点半,风从江面吹来,凉得很。
李一凡站在窗前,看着屏幕右下角的四条曲线在缓慢爬升。
常之朗问,要不要把“干部观察期”
延长一周。
他摇头,让曲线照表跑;又加一句,把“群众旁听席”
的位置固定,不要因为会上“紧”
就往后挪。
常之朗点头,转身把这个小要求写进了明早“省管干部大会”
的议程页脚。
灯光渐次暗下,小礼堂里只留一盏顶灯,照着白板上四个字:上墙即考。
白板下压着两张卡片,一张写“分”
,一张写“责”
。
风把纸角轻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