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用指尖敲了一下桌面,语气平:把抽签视频留存,群众代表可旁听。
两点整,岭海北岸的老旧小区改造现场。
电梯井旁边贴着“节点拨付”
进度条,财政端的“回流—税基联动”
窗口在移动端已经亮起。
两名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的是地漏返味、墙皮返潮。
住建口的年轻科长把“质量否决权触样例”
拿出来,照表给出“停—改—验”
的时序。
督导组在墙角看了三分钟,组长关照:把这套样例拍成短片,送进夜校与社区巡回播放。
两点三十五,韶川城西安置房。
楼道口的“欠薪清单”
二维码下方多出一个“匿名电话”
标签。
志愿律师把“代表人诉讼”
老年版纸质表格铺在台面,笔迹密密麻麻。
督导组问:这周有无受理回执未按时反馈。
志愿律师:两件延时,一件因证据不齐,一件等对方回拨。
组员在表上记下延时编号,要求与“事实清单(七号)”
比对,必要时在清单上加出“延时理由”
。
三点整,省干训基地小礼堂,督导组与省委组织部开合议会。
组长开门见山:你们的“经办人夜校”
做对了,下一步,把“夜校考核”
从纸面考试改为“跑一次日志里程”
;你们的“诚信榜”
做对了,下一步,把“容错三条”
挂到每个窗口的桌面贴;你们的“媒体事实包”
做对了,下一步,把“制度差异清单”
与整改倒计时长期化。
组织部部长边听边记,不时点头。
常之朗把“夜校课改方案”
翻到最后,补上两个小模块:坐席核验十个常错、审批时钟四段法。
三点二十,督导组提出“看人”
的第三步:约谈三名来自不同条线的经办与中层。
第一位是交易所驻省席位的年轻专员,谈的是“问询—披露—复牌”
的节拍;第二位是省财政“节点拨付”
经办,谈的是“并联—见证—回执”
;第三位是住建系统的监理承包协调员,谈的是“质量否决—停浇修复—复验归档”
。
三人说话都不快,不做口号,举例准确,编号清楚。
组长在本子上写下一句:不是背稿,是做过。
三点五十五,督导组临时决定折向桂浦园区,回头复查“假受理倾向”
。
大厅里“咨询—受理”
分栏已新建,颜色区分明显;窗口前排起短队,经办人改口说“先给你出受理号”
。
组长:缓和的态度不重要,动作才重要。
随后要求把这次纠偏过程写进《错误更正集·第三辑》,三天后上网。
四点二十分,趁车开回省城的路上,组员翻看网上一条“唱衰”
贴文,质疑“公开橱窗暴露商业机密”
。
外宣处把“用途摘要+编号脱敏”
的平衡方案已上线,评论区第一条是某银行客户经理的留言:透明不是掀老底,是把流程摆正。
组长把手机放下,看向车外:群众懂得比一些人以为的多。
五点,省委小礼堂四号会议室,李一凡与督导组短会。
组长先说看见的三点:一是规则在跑,且有人值守;二是经办知道边界,并敢于触质量否决;三是窗口“假受理”
苗头能在当天纠偏。
随后也点出两块短板:白名单“老人版”
入口在个别市县仍深藏两层页面;经办人夜校的“审批时钟”
讲解还不够直观。
李一凡回答:今晚整改,明早上墙;“审批时钟”
直接做成一个工具条,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