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避免因夜餐引的矛盾。
学生代表提议,宿舍短信加一行“班主任联系电话”
。
人社口点头,列入当晚更新。
座谈进入最后一节,常之朗把一张短表投上屏:命名口径建议。
表里只有一行工作化文字——“岭南模式(工作俗称):以证据化治理为底座,以双表并行为路径,以白名单救助和并表四统一为抓手,以公开问责与容错纠错为保障,以稳岗安置和投资者保护为底线的处置与改革机制。”
他强调“俗称”
二字,“内部不用喊,外部便于沟通。”
李一凡终于开口,语很慢。
“我们今天不开命名会,开复盘会。
名字是旁观者贴上的。
若一定要一个代称,我不反对‘岭南模式’四个字,但更看重两件事:一是把规则写成制度件,二是把制度件写给经办人。”
他抬手指向那行小字,“写给经办人的书,不是写给媒体看的。
谁都能看懂,才算帮到人。”
他把笔在桌上敲了一下,布置当晚动作:一,布《“岭南模式”
操作指引(试行·第o版)》——仅含方法,不含口号;二,在【透明窗】增设回流—就业联动窗口与老年版入口;三,公布容错三条的具体操作场景;四,公布匿名质询席位二维码,群众与企业可匿名提问题,三日必回;五,组织部启动经办人夜校,先行开两节:证据锚点与并联受理。
每一项都给了时间和席位号。
会散前,活动主持人请群众代表投票,非正式的、象征性的举手表态。
礼堂里多半举了手。
主持人把结果记在角落,没有宣读。
会务在屏幕右下角挂上一行灰字:命名是外部的事,兑现是自己的事。
四点四十,礼堂外的走廊窄而明亮。
工长在台阶上接到工地来电,说夜里要加一道钢筋网,他简单回了句按监理意见,拍照留痕。
年轻科员拉着同事去信息台取证据模板的新版,扉页多了一张错误更正样例。
学生代表向志愿律师要了两份老年版入口的打印件,准备贴在宿舍楼道。
港方基金经理在门口同媒体观察员握手,约定明天看“回流—就业联动”
的新窗。
傍晚,外宣口把媒体事实包”
再次更新,页多了一个小方框:岭南模式(俗称)·操作指引(第o版)。
点击后进去,只有三张图和十条规则,没有一句溢美。
交易所席位把盘中停牌白名单的制度文号挂在页,评论区有人留言:看清楚了,自己判断。
代表人诉讼窗口挪进两把软椅,老年版入口上线,字体被放大了一号。
夜色落下,江风逼近。
证据室的打印机再次运行,把“第o版”
装订成薄册,往各地。
组织部的经办人夜校在视频端登录,第一页课件是“证据锚点八问”
:谁签、何时、何地、何物、何量、何证、何链、何回。
讲师没有讲故事,只唱要件。
屏幕角落的在线人数稳步上升。
二十一点,【透明窗】右下角跳出新栏目“回流—就业联动”
。
金汇湾的曲线同时动了两条:资金回流的柱形图与工地班组开工率。
上面标注“数据每四小时刷新”
。
留言区有人写了一句:看得见才算数。
下一条留言接着说:叫不叫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别改味。
深夜,广城小礼堂的灯一点点熄下去。
李一凡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眼屏幕,双表静静亮着,像两条并行的轨道。
门外风声不急不缓,像是一台机器在匀运转。
他心里把四个字落了铅:规则生效日。
随后转身下楼,夜里还有“证据夜航”
,还有“经办人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