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一看,车间只有临时吊灯,地上粉末无一处固化。
厂房角落摆着几套刚拆封的机器,出厂编码显示生产日期就在三天前。
企业代表出示“投产证明”
,盖章的单位是“产业服务公司”
。
住建、环保两口当场否认这种证明的效力。
李一凡拍照留痕,把“投产证明”
撕开一角,交给公安:涉嫌伪造文书,依法处理。
夜里一点四十,横湾江边的会议室又围起一圈人,主题写在白板上——“签约即入统”
整改。
财政提出“资金四不拨”
:无证据不拨、无实物量不拨、无节点见证不拨、无第三方核验不拨。
改提出“入统三件套”
:用地预评审、厂房实测、能耗预占,缺一不可。
金融办补充“白名单快审”
:把真实动工、证据链完整的项目纳入绵密的资金通道,并与银行授信白名单打通,形成立体化的“保真保用”
。
三条原则形成当场纪要,传到“透明窗”
的制度栏。
将近两点半,一件意外把夜查推进到更深处:桂浦一家“重点签约”
的新能源企业在平台后台显示“贷款批复即时到账”
。
金融办疑惑地把贷款合同调出来,赫然现贷款附条件为“政府贴息+财政兜底”
。
财政口倒吸一口冷气——这是把金融风险硬塞给财政。
李一凡点名把合同拍照入档,原则定性为“违规承诺”
,要求三日内自查全省类似条款,涉及财政兜底的一律撤销,已经放的,依法备忘、限期纠正。
为了堵住“演戏式开工”
,改革办把工程口请到“空壳墙”
前,逐条设计“实物量采证”
模板:桩基要有机头记录与混凝土摊铺温度曲线,钢构要有焊接熔深照片,设备进场要有操作试车噪声谱与三相电表读数。
模板被放入“透明窗·证据库”
,供全省统一调用。
有人嘀咕说这太“苛刻”
。
李一凡的回应是两个词:公平,省钱。
公平在于谁真干谁吃到政策红利;省钱在于每一笔拨付都靠证据“自带凭证”
,减少日后追溯成本。
三点一刻,最后一站回到横湾区政务大厅。
大厅已清人,窗前的号机还在闪绿。
政务数据中心把当天受理的“招商相关”
窗口全部拉出复盘:有的把“咨询”
当“受理”
,有的把“收件”
当“办结”
,有的干脆把“容缺受理”
截成“已办”
。
李一凡定下“窗口四禁”
:禁遮挡状态、禁模糊拍照、禁截断流程、禁跨号办理。
次日零点起,平台默认抓取窗口监控与系统日志,任何“跳节点”
的办件都会弹出黄卡提示,严重者直接红卡退回。
天色白时,第一批处理决定同时向桂浦与横湾:暂停执行一切“签约入统”
统计,改为“动工入统”
;对“外包招商”
的采购合同一律中止、审计;对伪造“投产证明”
的主体移交公安;对财政兜底类贷款逐项整改;对造假的日报按干部问责链追溯。
随附的是《实投见面会工作指南》,把企业最在意的用水、用电、税务、能耗、环评、施工许可整合为一个临时并联窗口,时间表逐项写到钟点。
上午九点半,“透明窗”
在公众端上线“空壳墙清单”
。
企业和市民能清楚看到哪些项目被剔除、剔除理由是什么、纠正时限到哪天。
评论里有人问,清单会不会砸本地“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