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星城市的天还没亮,省政府大楼的八楼灯光已亮得刺眼。
督查室里,打印机连续运转,成摞的纸张散着墨香。
陈晓峰亲自盯在装订台前,翻看着一份份卷宗。
三轮问责的所有底稿、群众代表签名页、整改前后对比照片、节点时间戳、第三方检测报告被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每一本都厚得能拍在桌上砸出声。
墙上的白板写满了四个大字:“中央专报”
,下面画着一条完整的流程箭头,标注着“抽签—承诺—执行—复核—问责—销号”
六个环节,箭头尾部标着“制度固化”
。
天刚蒙蒙亮,省委书记赵建国便赶到小礼堂。
他没有坐下,直接走到桌前翻开最上面的卷宗。
第一页是一张群众代表签字的绿单,清晰标注了问题提出时间、整改承诺时间、兑现时间和代表评价。
“这种留痕,如果有人质疑,随时可以核对?”
赵建国问。
陈晓峰答:“可以,所有原始影像和系统记录同步留存,群众扫码就能查到。”
赵建国点头:“好,这就是铁证。”
上午八点半,中央调研组的车队驶入省政府。
组长下车后没有先开会,而是径直走向广场问题墙。
绿单已经贴满整面墙,工作人员把昨夜最后一批更新的透明罩压好,反光的灯光让整面墙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屏幕。
组长伸手摸了摸一张绿单,低声说:“这样的墙,每天都更新吗?”
李一凡站在一旁答:“每天早八点前更新,群众代表现场监督,重大项目可以随时加贴。”
他指着一张贴在角落的绿单:“这张是昨晚十一点刚贴上的,群众签名、照片都在系统里。”
调研组成员沿着墙一张张看过去,不时停下拍照。
围观的群众自动让出一条通道,一位头花白的老代表走上前,递上自己的胸牌:我参与了第一轮和第三轮的问责,今天也在这里值守。
组长饶有兴趣地问:“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老代表笑了笑:“干部怕我们提问的样子变了,现在抢着来答复。
墙前不再只有问题,还有兑现。”
车队随即分两组,一组前往星城市南郊棚改工地,一组前往高新区政务大厅。
棚改现场机器轰鸣,最后一栋危房已经推倒,工人们正在清理地基。
群众代表拿出承诺书:“原定工期一周,我们通过并联审批压缩到三天完成,提前一天交付。”
调研组成员弯腰查看地面,确认拆除痕迹和照片一致,随行记者拍下这一幕:“三天拆完三年的难题。”
另一组车队进入政务大厅。
大厅内八个窗口坐在同一张桌子前,墙上的电子屏同步显示企业报建流程。
项目负责人刚递交完资料,环保和消防部门当场签字,市场监管和住建口同时审核,二十分钟后流程完成录入。
群众代表在平板上签名,系统自动上传,调度室大屏同步刷新。
调研组成员问:“如果缺材料呢?”
大厅负责人展示补正清单:“我们列明缺项,当天补齐当场受理,不必重跑。”
组长点头:“这种效率可以在全国推广。”
午后,调研组决定不提前通知,随机抽查岳州和怀南。
高铁车厢里,李一凡向组长汇报:三轮问责共销号两万六千四百七十二条,群众满意率从第一轮的71提高到92,平均兑现时长从96小时缩短到48小时。
组长翻看操作手册,停在“边界约束”
一章,问:“怎么防止运动式冲刺?”
李一凡答:“所有承诺必须写明合理工期,不得提前压缩影响质量,现突击施工一律重做。”
岳州公交调度中心的大厅里,实时运行大屏上跳动着上百条线路的gps轨迹。
调研组随机点开一辆车,看到乘客刷卡数据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