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开口,杀意凛然,吐出一个惊人名字,令朝野震动。
“长孙丹阳郡封君,赫连汐。”
赫连铮骤然抬头,不可置信,就连楚帝,脸色也十分难看。牵扯皇族家事,百官更是心惊胆颤,一时间谁也不敢开口。
三公主赫连汐,楚国开国以来,最特立独行的存在。当年丹阳郡长孙一族涉嫌一桩大案,为表清白,主动上书请求楚帝派遣一名皇子到丹阳郡担任封君,已示自己没有不臣之心。只不过出身长孙一族贤妃娘娘肚子不争气,生下的是一名女儿。
然而长孙一族不忧反喜,男尊女卑之下,赫连汐这种小女孩在他们眼里最容易掌控不过。何况往常公主成年后,大多数都是远嫁他国,到时封地自然又回到自己手中,不用担忧被皇族长期割据。因此打了一手好算盘的长孙一族,不留余力上书,请求楚帝让赫连汐继任丹阳郡封君。
楚国历来没有女子担任封君的先例,但长孙一族迫切恳求之下,楚帝和朝野上下出于各种考量,在赫连汐三岁那年正式册封为丹阳郡封君,成为楚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子封君。
可随着赫连汐渐渐长大,长孙一族才慢慢发觉不对劲,这位汐殿下性格比男人更加男人,他们根本控制不住。十
四岁那年出门游历归来,手中除了多一把天下名器盛雪银刃,心中更存了一种宏伟志向。三征南蛮,解决丹阳郡边境多年威胁后,愣是凭着一腔热血,用手中长刀在荆棘密布的丹阳郡,开出了一条鲜血淋漓的女子变法之路。
至此,天下皆知,楚国有女名汐,其勇无敌,其志无双。
先是楚倾,如今又到赫连汐,自己在意的人被牵扯进这场旋涡中。赫连铮一脸怒容,忍无可忍道:“要论封地治下百姓之苦,太子手下的定西侯赵锐恶名昭彰,首当其中。回章华台途中,本皇子路过赵君府封地武安城,内中百姓之苦,早已苦不堪言,为何太子这么多年没想过处置。”
如此轻易被激怒,赫连铮的城府终究比太子赫连觞浅的太多,然而支持赫连铮一脉文臣武将相互对视的眼神都透着几分喜色。
跟着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皇子赴汤蹈火,可比那位诡谲多变的太子手下做狗强的太多。
面对预料之中的怒火,赫连觞平静道:“定西侯之事,本太子自有决断,三弟何必动气。反而是三妹在丹阳郡以变法为由,让丹阳郡女子违背人伦礼法,不尊三纲五常,不守三从四德。丹阳众多老士族出面相劝,却被屠杀殆半,丹阳郡天怒人怨,长孙一族联合上百名臣工,连夜奏书进京,请求父皇罢免赫连汐的丹阳封君之位。此事事涉皇族颜面,本太子不得不慎重。”
说完,拿出一封奏疏,立即有太监恭敬接过,递交到御桌之前。长孙一族是丹阳君封直系封君的后裔,这份联合数百臣工的奏疏,分量不可谓不重。楚帝却没有翻开观阅,冰冷目光依旧的盯着太子赫连觞。
这时,掌管楚国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上官苏泓缓缓出列,不是因为汐公主与他站在同一战线,支持三皇子赫连铮,而是为了说一句公道话,“太子,恕微臣直言,早些年丹阳郡封地每每以南蛮侵扰百姓为由,岁币多有亏欠不实,微臣不知这小小南蛮他们是打不下还是不想打。但自汐公主掌权之后,南下灭蛮,肃清吏治,还了丹阳百姓一个太平,至此每年进贡岁币就比往年多了三成。”
众人此时才想起,当初楚帝放权前,立下汐公主可随意策马皇宫,配刀上殿时。朝野上下都有异议,觉得恩宠太过,只有上官苏弘全力支持。
说到这,上官苏弘停下看了一眼赫连觞,见他毫无动容,心中没由来窜起一阵怒火,激烈道:“当年三王之乱之后,府库空虚,汐公主恪守孝道,知道圣上艰难,一句话没说,每年岁币又多了一倍有余。微臣掌管户部对于各地封君的岁币自然是一清二楚,自立太子之后,各地封君更是变本加厉,每年进贡府库不足三成……”
大殿猛的静了下来,群臣就连呼吸都刻意压抑着。
三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