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董秀才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考中,若他还活着,以他的年龄,其实大有可为,大有所为。
然而董秀才死了,死于旁人的言语。
他战胜了内心的彷徨无措;寒窗苦读,战胜了二十多个寒来暑往;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晚上,无数次动摇又坚定,他都坚持了下去。
属于时间的磋磨没有挫败他,他还想站起来,哪怕是有了回乡的念头,也是教书育人,准备再次下场。
然而,他永远沉睡在了那个秋雨绵延的寒冷夜晚,死在黎明曙光之前。
何云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浑浑噩噩,他在青鸟书院住宿,偶尔休沐才会回家。他眼中的董秀才是百折不挠,勤奋上进的。区区落榜,而且是可能落榜,怎么会让董秀才起了自杀的心思?
可那封‘遗书’就是证据。
何云生提出质疑,面对衙门中人的质问,却不知如何反驳。
后来连他自己都怀疑,他以为的,就是他以为吗?
董秀才的家人找来,状告何云生这个房主,这本是无妄之灾,衙门认定董秀才是自杀,与他这个房主有什么关系呢?
许是出于没能及时发现董秀才尸体的愧疚,出于对现状的彷徨,出于对董秀才家人的同情,何云生拿出很大一笔银子交给董秀才的家人。
那是他能拿出来的所有银子。
尽管拿出这笔钱之后,他未来的日子会格外艰难,何云生还是拿了出来。
何云生觉得自己有错,他应该早点发现董秀才的尸体,早点发现董秀才想要自杀的念头,阻止董秀才。他那亦师亦友的同伴啊,怎就落得如此下场?
往后的日子里,何云生偶尔想起这件事,仍旧心头沉闷。
衙门开始重新调查这桩案子,何云生极力配合。他想,或许事情的真相,不是旁人以为的那样呢?
董秀才古板守旧又抠门,有时候执拗得让人头疼。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会给他默考卷,会问他学业,亦师亦友,更像是父亲。
那是他心中的楷模啊。
何云生坐在廊下,捧着红枣茶,听刘重山说案子的细节。
多番查探后,身为捕快班头的孔顺心,总算对胡氏用了刑。装傻卖痴的胡氏在刑具面前不堪一击,陈年旧案的细节彻底补完。
“是这样啊。”
何云生手中茶水凉透,他喝了一大口,想咽下去,又想说些什么,茶水呛到气管,剧烈咳嗽起来。
咳着咳着,大颗眼泪落在地上。
原来只是这样吗?
何云生看向坐在院子里看落日的容玉,她仰着头,霞光照亮半边侧脸。
“赵家小嫂子,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