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医学堂是余连翘和程初芍合办的,用的是程初芍的嫁妆银子,余连翘也出了一股,但日常教习任务还是要落在她身上。
其他几位坐堂大夫见状颇有微词,私底下嘟嘟囔囔说些女子学不得医的鬼话,余连翘索性就改了女装,大大方方出来见人。
京城诸人被跌破眼镜,却也有不少妇人闻风而来。
百草堂已经开张近一年,勤勤恳恳经营,并无医死人的劣迹,卖的药品质向来过关,还颇得天家恩宠,早已积累了不错的口碑。
余连翘原本是个年轻的“男大夫”,妇人们轻易不敢叫她来看诊,但也听说过,这位年轻的小大夫并不比其他老大夫差多少,一手金针之术还让许多老大夫艳羡不已。此番听说小余大夫实则是个女的,她们哪里还按捺得住?
百草堂门口开始有女客大排长龙,全是来找余连翘的,气得隔壁几个门庭冷落的坐堂大夫吹胡子瞪眼睛。可这百草堂余连翘也占了一股,是程初芍见她辛劳分她的,也算是半个东家,他们又不愿离去,只能捏着鼻子留下。
等太子妃都亲自下旨褒奖余连翘办女医学堂造福世间千万女子时,他们就更没话可说了,甚至还有放下架子,主动要去女医学堂执教的。
女医学堂的学生大多出身贫寒,大部分都是南边动乱逃难过来的流民。学堂里不只教歧黄之术,也教些粗浅的诗书礼仪,从这儿走出去的女孩子个个端庄内秀,即便不论懂医这一条,也超出不少小户人家的闺女不少。
京城一带平民之家便有不少人转了心思,不再一门心思逼闺女学女红烹饪,将孩子送去学医的越来越多。不过数年,大盛能挺直腰板行走于世间的女大夫便渐渐多了起来。此乃后话不提。
孟院正来过女医学堂一次,有意举荐余连翘入太医院,却被婉拒。
远在江南的老神医也听说了这事,暗暗赞许,转头托进京的商队给百草堂送了一本医书,是他根据行医多年心得自行撰写的初稿,让余连翘受益匪浅,一头扎进书里差点没能出来。
辗转回到京城的钟离晔去百草堂酸溜溜围观了下女医学堂,就听说北齐西边那位新帝刚大婚,娶的不是旁人,正是大盛钦封的和乐郡主程初柳。
大盛朝野上下傻了,我们的郡主仪仗不是还停在通州吗,怎么突然就成亲了?你打哪娶的郡主?莫不是做了那偷香窃玉的小贼,跑来大盛国境内把我们的郡主给劫走了?
程初蝉倒是淡定,带着一堆金玉首饰偷偷回了平阳伯府,安心做她的外室之女。
朝廷没法淡定。
皇帝当即拍板,将此事定性为齐帝故意欺辱大盛国威,以齐女假冒大盛明珠,要撕毁先前的和亲条约。
正值此时南方乱象初平,朝廷军所到之处叛军皆俯首帖耳,乖乖归顺,跟楚王勾结的北齐“伪帝”见状觉得大盛实力比自己预估的强些,此时落井下石未必有好下场,索性趁机调转苗头,把楚王给卖了,又要跟盛帝议和。
盛帝巴不得暂停战火,还给了“伪帝”些许支持,让他先把晏子安这个祸害给除了。自己转头也让礼部写了篇檄文公告天下,道明楚王叛乱的狼子野心,号召叛军放下刀兵投降。
晏子安恨楚王两面三刀,可他的势力又被兄长阻断,腹背受敌,除了楚王没有其他盟友,故而,即便根本策应不到楚王这边,还是得苦苦支撑着,借道西面蛮族部落暗中往来。
他算盘打得好,想要策反赵将军,借其之势和楚王里应外合,抵抗大盛朝廷军。
结果,那赵将军也是个妙人,见女婿没了夺嫡的希望,楚王又节节败退,直接将先前结盟的事忘了个精光,转头也把楚王私铸军械的事给卖了,一应证据打包齐全,并着乞骸骨的折子一并送到京城。
赵将军是个有心计的,虽然扶持女儿赵王妃做过一些事,但他滑不留手,向来不留下证据。皇帝明知他是墙头草,但念及他驻守西南边疆多年、战功累累的份上也没太计较,只敲打一番就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