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王倒台,四五皇子也有了去向,可见皇帝还是下定了决心力挺东宫,卫国公府上下喜气洋洋。
白医师的事四皇子也掺了一脚,再加上之前他为晏子安说过不少好话,如今北齐却趁虚而入大肆进攻,端王为了翻身又甩出不少证据,指证他勾结外敌,虽然算不上铁板钉钉,但夺嫡之事是别想了。
但,五皇子也被牵扯进来,程初芍就有些奇怪。
悄悄找庆王妃、李郡王妃等人打听过后才知,原来,皇帝“病重”期间,原本木讷的五皇子母子二人很是上蹿下跳,还试图栽赃东宫进献丹药有毒。
只可惜,东宫弄回去炼丹的那个道士早就被软禁,丹炉里并没什么丹药,丹瓶里装的不过是普通的补药丸子,还是回春斋出品,不仅无毒,疗效还倍儿棒,最后五皇子也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宫里闹腾了几番,蠢蠢欲动的皇子们纷纷落马,倒是太子一如既往沉稳,不疾不徐办着自己该做的事。皇帝装病让他监国,他就不辞辛劳去处理政务。皇帝恢复健康夺回大权,他也毫无怨言,还兢兢业业写了厚厚一摞折子,预估今年各地税赋人丁情况,提议开海贸。
皇帝对这个嫡长子愈发满意,终于不吝于在朝臣们面前褒奖太子,就连太子妃太孙也被拉出来狠夸了一番。
文武百官如何看不出皇帝心意,成年皇子都被打发得差不多了,他们就是想站队也没人可站,只得夹紧尾巴做人,一门心思办差,共渡难关。
朝中乱象渐渐平息,即便皇帝拔出萝卜带出泥,将与楚王有勾结的大小官员抓了一批,也没再闹出新的风波。
其实,落马的只是跟楚王有所往来的人里头的一小半,剩下多半都在悔不当初、暗中收拾首尾、努力撇清关系。
皇帝本也不想这么快动他们,只是,这些人有些冥顽不灵,非要跟着楚王一条道走到黑,趁着国朝不稳之际使坏,如北上的军粮故意掺沙土石子啦,又如南下调度的救命药材突然散发着浓烈的腐朽味,才无可奈何杀鸡儆猴。
杀了一批鸡,剩下的鸡和猴就都老实了,至少是暂时老实了。
最重要的军需调度上再没出过大岔子,朝廷颁布了奖赏令,尤其激励江北一带紧锣密鼓耕种,以求弥补一二今年江南粮仓的亏空。
程初芍闷头在家数日,用独角莲、天南星、仙鹤草等药材调配出了一款中药基底的化肥,在春晖院的药园子和京郊庄子试过后效果卓绝,普通作物喷洒后见风就长,速度并不比其他药苗慢多少。
程初芍跟老夫人商量过后,转头就把方子又经由太子之手献了上去。
皇帝和文武百官正为下半年的收成发愁,见了这据说可增产至少二成的肥料哪里有不高兴的道理,只是不免有些疑虑,怕这方子言过其实。
要放在平时倒也没什么,随便找块地试验三五月就能看出成果,可如今瘟疫横行,大半个国库的药材供应都划给南面灾区去了,实在挪不出更多富裕药材来捣鼓这个劳什子化肥。
朝上议论纷纷,有看卫国公府不顺眼的甚至指责程初芍劳民伤财、牝鸡司晨,云云。
最后,还是太子挺身而出,道是这化肥方子和治疫方子截然不同,只有一味重复药材是那仙鹤草,而这仙鹤草刚好又是长得最快、一年能收割十好几茬的那种,故而两者之间并无冲突一说。
皇帝直接将此事扔给太子负责,并抛出个艰难任务,勒令其将江北下半年收成提高三成,百官才消停了,农药化肥一事就此尘埃落定。
等第一批化肥初初就位,百草堂后头的女医学堂也紧跟着开了起来。
因得了皇帝亲笔御赐的匾额,百草堂风头大盛,直接将杏林春等老牌医馆挤到一旁,摇身一变成了京城头一号。
光靠余连翘一人早就忙不过来了,好在其他大夫心眼活,见百草堂起来了,纷纷从其他家跳槽,自己上门来毛遂自荐,百草堂也就多了几个坐堂大夫,但众人还是以余连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