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时光漫长,但有事情忙碌时,日子就过得飞快了。
程初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过了个“惊喜连连”的生辰,送走宋珩后只怅惘了片刻,就重新打起精神安排后续事宜。
云平二人的送信任务早就圆满完成,只是路上出了点意外,四皇子的人气势汹汹来问责云平,险些害得李慧娘受伤,气得云平彻底生出反骨。
不过,二人脱身后却也没回骆县。
云平被李慧娘说动,改名换姓去参军平乱了,打算混点军功,将来正大光明娶媳妇,把那纸婚书给落地落实了。
李慧娘也知道了李贤落马被押送进京的事,惊愕之余哭了许久,送走云平后就又单枪匹马北上赶赴京城,想着用离家出走时卷走的那些银票打点下,让跟着李贤入狱的家人过得好一些。
幸亏他们二人送信效率高,初时埋伏在骆县外的楚王人手几乎被随后调拨来的兵将一网打尽,人赃并获,一应罪证皆由专人送往京城递至御前。
楚王野心昭然若揭,又有罪证确凿,皇帝龙颜大怒,已经下旨彻查,又派出一队钦差南下至荆地问罪,此刻已经在路上。
楚王这边陷于被动,愈发丧心病狂,索性跟朝廷撕破脸,公布了一封讨贼檄文,指责当今皇帝当年如何弑父篡位、残害手足,甚至连因护驾摔坏腿的庆王都被他说成是皇帝害的,又把这些年的天灾人祸都归到皇帝无德上,总之极尽抹黑,写得还挺文采风流。
程初芍不了解其他事,但庆王那桩她是清楚的,也清楚庆王为人低调,纯粹是因为有疾不方便掌权、脑子还清醒,并非是被皇帝威逼着故意避世。
楚王为了夺位连敌国北齐都能勾结,抹黑下异母兄弟皇帝的名声算什么?
她会这么想,但其他小老百姓却不知内情,很容易就被带偏,更别提那些家里遭了灾、死了人、饥寒交迫的流民了,一听人家说皇帝是大坏蛋也跟着义愤填膺,扛着锄头就要加入乱军。
在讨贼檄文的刺激下,本就对朝廷不满的乱军又有所壮大,就连北齐也忍不住掺了一脚,趁着大盛内乱发起战事。
北境狼烟再起,江南数省同样陷于战火、水患及瘟疫,乱象一片,唯有京畿及江北一带还算安宁。
程初芍没回京城,也没过江躲避战火。
陪嫁箱笼里那些剩下的药材有九成以上都被她当成“聘礼”,直接送给了即将走马上任的宋将军。
东南大营的兵将要出来平乱,途中少不了要经过有瘟疫病人的地界,药材储备不可不做。尤其是宋珩,她可不希望他躲过死劫后死在平乱里,害她这回真要做寡妇。
她按原计划去了苏州。
东南大营离苏州有些距离,但端平长公主和静安侯有所别邺就在苏州,平时没有海寇侵袭时,这两口子多数时间都会在苏州居住。而原剧情里,江南半壁叛变之时,他们也是靠着交好的苏州知府通风报讯,才能临时撕开一道口子,后面才不至于被楚王的叛军剿杀,而是潜伏回营,策动士兵抗楚勤王。
若无东南大营坚守了一段时间,就凭老卫国公死后一盘散沙似的边军和那十几万京营少爷兵,楚王暗中争取得到西南赵将军支持,最后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不论如何,此刻的苏州定然是安全的。
一路上过去苏州,程初芍没少往药行跑。
药价和其他柴米油盐一开始都涨得很厉害,但随着朝廷旨意下来,平乱军队和医药陆续到位,各地官府按部就班施药治疫,百姓中的恐慌渐渐平息,先前疯抢的势头大减,都安安分分龟缩在家不出,配合官府抗疫,市场上物价也跟着回落。
程初芍看在眼里,也渐渐放下心来。
前面这几个县府,她还会打出自己也懂岐黄的旗号,主动帮当地官府做义工,暗暗游说促成隔离等章程,给病人们亲手煎药。但到后面,地方官府渐渐上手,调集过来的药材也多了起来,她就清闲了,甚至还有心思研制起了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