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其他几位夫人只是单纯地吃汤药,有的人还不大信赖百草堂的药,自己按着药方子去杏林春抓的。
甄夫人就有些动摇,李郡王妃再一劝,她就彻底心动了。
反正她一把年纪了,又不是闺阁少女,身材走样就走样吧,想来程初芍也没胆子对外宣扬。至于身体接触的问题,就当是平时婢女伺候自己洗澡算啦。
想通之后,程初芍就开始给她针灸,还化用了不少偷师学来的精髓。
甄夫人本来打算忙完年节再治病的,却被李郡王妃劝服,直接将家事扔给儿媳妇,自己撒手不管,只一心调理身体。
在程初芍的努力下,等到除夕前几日,甄夫人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虽然还能摸到肿块,但已经比先前缩小些许。
甄夫人既高兴又懊悔,只恨自己先前太矜持,浪费了大半个月时间。不然,说不定还能赶在过年前好起来呢。
年节既到,她也不好意思再麻烦程初芍跑来跑去,只约定元宵节后再开始第二个疗程,过年期间照旧以艾灸之法替代,也可巩固疗效。
家家户户忙过年,卫国公府也忙碌非常,四处张灯结彩,年味浓郁。
宋琼跟着郑氏打下手,学了些东西,但更多时候是被那些繁琐的规矩、长长的礼单弄得头晕目眩。相比之下,被罗氏带着打点相关庶务的陈氏就从容得多了,显然是在娘家认认真真学过的。
罗氏婆媳二人回到自己那房,少不了要笑话一番大房的狼狈,所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郑氏管家管得一团糟,娶个儿媳妇也是不中用的,将来这个家没准还真要留给二房来当。
这些话或多或少吹到了老夫人耳朵里,后者特地把程初芍叫过去谈话,语重心长告诉她管家的重要性。
程初芍也知道她不可能逃避一辈子,不过,她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跟打理产业、给人看病相比,打理庶务真的不是她的心头好,尤其是打理整个偌大国公府。
她也不好无视老夫人的好意,只推说明年开始可以慢慢接手,届时宋珩康复了,她就不用一门心思扑在学医上了。
老夫人对这个表态感到满意,只是有些担忧,孙儿明年到底能不能好起来。
结果,大年廿八这日,宋珩就扔掉了拐杖,一身清爽地站到了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