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这承恩侯府也是烂泥扶不上墙,完全是靠和贵妃的肚皮上的位。
不过,给皇后娘家赐爵是理所应当,妃嫔娘家就没有这种好待遇了,即便是生了皇子、乃至太子也不行,除非和贵妃哪天扶正为中宫才合规矩,否则御史台肯定又要闹腾着死谏了。
所以,要名正言顺给这个侯爵位,就需要一个名目。
刚好那年皇帝带着宠妃儿女去围猎,突然山林中跳出来一只黑熊,直奔御驾而来,情势凶险万分。关键时刻,当时还只是个小官的承恩侯不知怎的冒出来,替皇帝挡下一掌,后心顿时少了一大块皮肉。
当然,承恩侯一个普通卖鱼的出身,文治武功都不行,肯定不可能靠他制服黑熊。以他那小身板,黑熊直接几巴掌呼过来他就没命了,再往前就能把皇帝也给秃噜了。
不过,靠着承恩侯争取的丁点时间,闻讯赶来的武将侍卫们出手制服黑熊,成功救驾,承恩侯也因此受到褒奖,最后得了这么个爵位,还被提拔到六部当差。
然而,承恩侯实在干啥啥不行、惹祸第一名,礼部他去不了,刑部去了几天就能收钱瞎断案,吏部也是类似问题,户部账目他理得一塌糊涂,兵部他更是两眼一抹黑,最后只得塞进工部,不懂装懂地混日子。
皇帝也知道他没本事,大事不敢交给他,避不过就给他安排个能干的副手。至于贪墨工程款,只要不是太张狂太多,或是闹出什么决堤死伤惨重的问题,皇帝倒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承恩侯自己不靠谱,就憋着劲想让儿子出人头地,儿子倒也很努力,就是努力的方向不大对。
这位承恩侯世子精于吃喝玩乐,只恨自己运气不好,爹爹和姑姑不给力,不给自己弄个实职,便学着乱世枭雄的做派,偷偷养了些门客,私下里自鸣得意,觉得自己只是怀才不遇,哪天出了事他的鸡鸣狗盗门客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养门客是要花钱的,维持名门公子派头也要花大钱,可他手底下又没个擅长商事的,不然,他也不敢动那等私贩平民为奴的歪主意。
这些事是某个门客怂恿着他干的,他本做得还算严密,连自家亲爹都瞒着。结果,上回流民之事被卫国公府捅破,害他丢了好大一个脸。事后虽然只是罚钱申斥,但他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和贵妃、端王耳里。
端王妃得知他竟敢在外地矿场里掺股,与国朝争利,便动了心思,说服婆母夫君把这事抹平压下,又去信西南与娘家商量,彻底将承恩侯世子拉入局中。
且不提那矿场之事,只说世子底下那堆乌泱泱的门客,端王妃便觉得颇有可用之处。
比如说,像杀人放火抢劫这种鸡毛蒜皮的案件,安到这些草莽头上半点不出奇。
这样一来,既不损失自己的人手,又不容易让人顺藤摸瓜查到自己,还能顺便帮承恩侯世子这个不争气的砍掉些许把柄,倒是一举多得。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自上回流民一事开始,宋珩就盯上了承恩侯世子。
他卧病在床大半年,没法回去驻守边关,也不能出门交际,只能日日困于屋内,靠着这些年养下的暗卫刺探诸多情报。后来太子身子渐好,两人密谈过后,手里又多了批人手可用。想盯住满朝文武不大可能,但若只针对几个皇子的姻亲,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那两个门客早在两个月前就搬离承恩侯府,可架不住全程有人盯着,今夜搞这套声东击西,遁逃时其中一人被抓,严刑逼供之下不敢招出端王府,却被宋珩的人认出其跟承恩侯府有瓜葛。
老夫人险些被气出个好歹来。
自家大孙子真是歹命,坠马是有人捣鬼;昏迷不醒小半年,却是有人三番两次下药;好不容易九死一生醒过来,出个门却被人刺杀;想寻个好大夫治腿,这些宵小之徒还要斩草除根,把那老神医直接给杀了!
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竖子蛇蝎心肠,实在难当大任!”她怒发冲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