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老夫人这几日翘首以盼的并不是来自春晖院的糕点孝敬,而是里头那一味独特的绿色糕点。
初入口时略带苦味,却很清爽。
很快,那股子苦味就会在味蕾作用下发生奇妙转变,越嚼越甘甜。
嚼到最后还能感觉到,整个口腔都被那种清新的香气弥漫。上至天灵盖,下至肚腹,都被这种清新气息所覆盖。
用老夫人的话来说就是,好像整个人轻了十斤。
程初芍派千桃送糕点的那日,清儿刚好做了这种糕点,因为余连翘给程初芍诊断,说她的风寒不只是因为落水着凉,也跟她吃了太多燥热的姜汤有关。
程初芍在药典上看到,白芸香的叶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吃法多多,可以煮水喝,也可以晒干了研磨成粉做糕。
她这个人最怕喝苦药,灵机一动,就点名让清儿试着用这玩意做糕点。为了中和掉苦味,又不能放太多糖,就放入了可散表寒、治五脏六腑寒热的甘草调味。
为了保证药效,她也没浪费自己的金手指,愣是把原材料都摸了一遍才收手。
第一笼出来的口感一般,但药效还可以。她又建议清儿再加入些许银丹草汁液,最后才有了让老夫人赞不绝口的“能轻十斤”的清爽感。
而那日之后,她的病就好得差不多了,也就不需要折腾这个药味糕点了,送往荣安堂表心意的糕点里自然更不会出现它的身影,也就害得老夫人念念不忘了几日。
桂嬷嬷看出她的心思,本想去春晖院要了方子过来,让荣安堂的小厨房自己做,却被老夫人严词拒绝。
而老夫人之所以对这个念念不忘,并不只是因为口感好,吃得舒心。
更重要的是,困扰她老人家许久的问题居然因为那几口糕点迎刃而解了!
说起来,因着年轻时学过些拳脚功夫,又是个坐不住的性子,老夫人确实比同龄妇人健康许多,很少有什么这儿痛那儿痛的毛病。
因着自觉本钱雄厚,她就对养生之道特别不屑。
她年轻时跟着卫国公在西北呆惯了,就爱吃什么烤羊肉、羊肉锅子之类的燥热食物,不大爱吃蔬菜水果,还很喜欢吃甜食。
但如今到底上了年纪,也不能整天地练刀练枪了,这么胡吃海喝的,身体上不免就有些小毛病。
比如说,动不动就生口疮,下行不利,诸如此类。
看过不少名医,都说老夫人体质本就偏热,不适宜吃太多燥热食物,更应该少吃甜食,多吃点清淡的,样样都是戳在她的肺管子上。
她老人家是个孩子心性,年轻时被卫国公宠着,儿女们也都捧着,老了更没人敢得罪她,也不敢管她。她不肯遵照医嘱克制饮食,谁都没法子。
桂嬷嬷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时不时在旁边劝着,费心费力给她炖各种清热滋阴的汤水。
近来这几个月,因着宋珩的伤病,老夫人就急得更上火了,平时那些个偶尔出现的小问题就都密集爆发,成了日日如影随形的大问题。
即便吃着药,可她心里着急,胃口不好,再加上又总是睡不着,病情就反反复复地总是不好。
就连闵太医都对老夫人的“小毛病”没有更好法子,只能每次过来开个稳妥方子吃着。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那日老夫人吃过春晖院送来的新糕点后,当天居然就下行成功了,晚上还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老夫人还惊喜发现,口疮也好了大半!
当时,她们都没多想,以为是闵太医最新换的方子起作用了。结果,才过了两天,药汤还照样吃着,老夫人的小毛病们又卷土重来了!
桂嬷嬷为老夫人的身体操碎了心,便将那几日老夫人的饮食细细回忆了遍,最后才在婢女春茗的无心提醒中锁定了“嫌疑目标”。
春茗跟春景一样,都是荣安堂的一等婢女,只是不如春景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