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奕峥接到宫中的消息,得知贵太妃被太后监禁起来,芳华宫里的宫人都换成了太后的人,他一时情急闯宫,被北奕辰曹魏的人拿下,当即削了巡防营的职权,人也被扣在了裕王府里不得外出。
等他接到神秘人送来的消息,提醒他将巡防营死死握在手里,才醒悟过来。
“虽说母妃这些年胡作非为,但只要不是出了大错,太后娘娘一直都容忍着她,怎么会突然向母妃发难?原来是宫里要生变了!”北奕峥为自己的冲动莽撞后悔不已。
他也是关心则乱,才中了别人的圈套。
如今,巡防营被夺,事态会更加严重。
就在这时,贵太妃身边的一个小宫女逃出宫来,送来贵太妃的话。
“殿下,娘娘让奴婢告诉您,宫中要生变,殿下尽快去军营,带兵围住上京城,一旦宫中出了事,殿下便可名正言顺的带兵进皇城,打着讨伐叛贼的旗号,夺下皇城。朝中自有百官支持殿下。”
裕王虽无争权之心,可眼下的情况,他也只能带兵围住上京城,讨伐叛贼。
当天夜里,他闯出裕王府和上京,立即奔赴他的兵营驻扎地。
同样,北寒川已经秘密进宫和元烈帝密谋了一番,便也立即离开上京,带了他的兵在上京城周边潜伏下来。
而江家的人,此刻也已经到了上京城。
天快亮的时候,玄元宫突然走水,宫里的太监侍卫们匆忙的忙着救火,乱成了一团。
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到卯时了,差不多大臣们就该从长平门进宫等待上朝。
此刻,元烈帝在上阳宫里并未歇着,刘振锁和几个太监宫女伺候着他穿好明黄龙袍,戴上冕冠,一身威仪。
他站在上阳宫的殿门口,负手而立,眼神深远的看着远处着火的玄元宫。
玄元宫本来是历代天子所居之地,但因为元烈帝的亲大哥元成帝所居后,就一直生病,后来还在玄元宫里暴病而亡,之后他登基后,入住玄元宫,便也开始身体不好。后因钦天监推算,他不适合再继续住玄元宫,便就住到了立玄元宫不远的上阳宫里,百官上朝,及处理朝政之事,都是在上阳宫。
这个时候,玄元宫着火了。
曹魏已经端着拟好的传位诏书候在上阳宫门口,他一见到元烈帝,恭恭敬敬的道,“皇上,奴才有事要与您说。”
元烈帝笑了一声,道,“曹公公来得巧,朕也有事要交代曹公公去办。”
元烈帝看了刘振锁一眼,刘振锁手里也捧着一份诏书。
“朕的身体一直不好,如今玄元宫无缘无故的着火,朕觉得是北家的祖宗们在给朕示警,是时候该立下储君,接替朕的位置。曹公公觉得,朕该立谁当储君好?”元烈帝看向曹魏。
曹魏心里突然慌了一下。
玄元宫的火……
倒是站在曹魏身后的三个义子曹一正、曹二兴、曹三虎三人难掩脸上欣喜之色,心想这皇帝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这个时候提出要立储君,给自己一条退路。可惜晚了,他们和景王合作,这回是要让景王直接当皇帝,而不是只当一个储君。
他们都合计好了,等景王登基之后,就将元烈帝幽居宫中,让他再活个三五个月的。
“奴才只是一介宦官,这等事关江山社稷之事,皇上还得去跟朝臣们商议,再有一会儿就上朝了。”曹魏笑着说道。
他手里拿着的诏书往回藏了藏。
曹一正有些着急,在旁小声提醒他,“义父,可以将诏书给皇上了,免得生变。”
曹魏回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元烈帝将他们的举动全都看在眼里,他叹了口气,继续道,“朕打算立景王为储君,原本朕和太后就是属意景王,当初就是希望等景王和尽欢成亲之后,就下诏书,可惜他们倆没有缘分。但也不能因为尽欢一个人,而改变初衷。如今,祖宗示意,朕也就只有下定决心。曹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