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李严种种罪行,包括自私自利、安身求命、不顾国家大事,北伐时百般推脱不肯支援,还妄图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
最终,李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李严听闻此讯,犹如晴天霹雳,他深知自己再无被起用的可能。
在他心中,只有诸葛亮能理解并重用自己的才能,尽管两人之间存在矛盾,但诸葛亮始终以大局为重,对他也多有包容。
如今诸葛亮离世,蜀汉朝堂再无他的容身之处。
李严绝望与激愤交织,长期积压在心中的情绪瞬间爆发,致使他发病而死,一代风云人物就此落幕。
李严之子李丰,在父亲被废后,并没有因此沉沦。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蜀汉的政治舞台上继续打拼,官至朱提太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蜀汉政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严一生,起于微末,凭借卓越的才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蜀汉的托孤重臣。
他既有军事上的赫赫战功,又有治理地方的出色政绩,其能力不容小觑。
然而,性格上的缺陷和膨胀的私欲,让他逐渐迷失自我,做出一系列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最终身败名裂,以悲剧收场。
他与诸葛亮同为托孤之臣,本应携手共进,复兴汉室,却因个人的贪念和野心,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令人唏嘘不已,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