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三月十八,传胪大典!
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是国家重要典礼,在京文武官员、新科进士、外藩使节都要参加。
一大早,钟鼓司就敲响了午门五凤楼的朝钟朝鼓,肃穆宏大的钟鼓声,响彻整个京城。
“咚咚一铛铛??”
文武百官、新科进士、藩夷使节在礼官的引导下依次进入午门。文官和新科进士从左掖门进入,武官和外臣从右掖门进入。
百官今日穿的是朝服朝冠,已经不是常服。文官最前的是胡子花白的首辅申时行,武官最前面的是冠带辉煌的英国公。外臣队伍最前面的是朝鲜使臣。
而朱寅等新科进士,穿的是统一的贡士儒服。
年仅十二岁的朱寅,赫然在新科进士的最前,引领着新科进士前进,十分引人注目。
众人进入恢弘的紫禁城,先在金水桥之南的广场整队。
但见御道两边仪仗密布,侍卫林立,令人心生凛然。
“啪!啪啪!”
静鞭鸣响之间,众人依次度过金水桥,来到皇极殿外,再分为两队,绕开皇极殿,前往后面的中极殿(华盖殿)。
然后,三千人全部聚集在中极殿前。一个个手持簿子和毛笔的纠察御史冷着脸检查风纪,整肃队列和秩序。
人群分为东西两个长长的队列,站立在御道两侧。
殿门上廊之内,早已经设置好了天子御门听政的金台(御座),钟鼓司和教坊司的乐队分列御阶两侧。
殿陛门?之间,环立甲衣鲜明、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手持斧钺、金瓜、锤等仪仗。
两边广场侧廊之前,静立着仙鹤、仗马、白象、狮虎等仪仗野兽。
此时现场光是乐队,就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
北京三月的湛蓝天空下,中极殿显得格外堂皇,盛大场景犹如一副壮美历史画卷。
鸿胪寺官员站在丹墀下,高声唱道:“传胪大典已备,内外臣工入朝,恭请皇帝陛下升殿!”
“啪!啪!”静鞭一响,大汉将军就高声喊道:
“恭请皇帝陛下升殿!”
“恭请皇帝陛下升殿...”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传入后面的谨身殿。此时皇帝就在谨身殿。
两廊下的编钟、编罄、钙、?、篪、等古乐也悠悠鸣奏,金声玉振,八音共鸣。
谨身殿方向,皇帝的卤簿大乐也奏响了,越来越近,皇帝的法驾卤簿终于驾临中极殿。
卤簿法驾的仪仗有数百人之多,光是卤簿大乐的乐师就有上百人。
皇帝的玉辂沿着御道,稳稳停在丹墀之下。
这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