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皇极殿是三大殿之首,也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宫殿,一般是举行重大典礼、元旦大朝才启用,更与别殿不同。
此时,参加殿试典礼的文武百官,也都按照朝会礼仪,文左武右的按班就位。
等到考生和百官就位,鸿胪寺卿亲自奏请:“万历己丑科殿试之礼已备,恭请皇帝陛下临轩亲策!”
大汉将军和中官一起次第传话,一直传到皇极殿后面的的华盖殿。
按说此时的万历皇帝,就在皇极殿之后的中极殿(华盖殿)等候,御驾卤簿早就准备好了。
但听静鞭响了好一会儿,皇帝都没有出现。反而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到了。
“陛下有旨,着司礼监和内阁,代为主持殿试之礼。陛下已经拟好了殿试考题...”
早就准备好的执事官们,闻言十分失望。三年一次的殿试,皇帝这个主考官居然不来。
虽然对皇帝很是不满,可执事官们也没有办法。
前来参加礼仪的朝臣们,都苦笑着摇头。
皇帝不来,殿试礼仪也只能省略简化了。朝臣们一起散去,只留辅臣和司礼监坐镇大殿,代为主持。
考生们得知皇帝居然不来,也都觉得匪夷所思。当然,考题是皇帝亲自出的,就算他不来,也仍然是主考官。中了进士仍然是天子门生。
殿试其实不是在殿内,而是在殿外御道两侧。而且殿试只考策论,也只考一天,比会试轻松多了。
等到公布万历出的策略考题,朱寅又松了口气。
果然是:“制礼立法非难,尊礼守法为难。如何法举而令行?”
万历出这道考题,是因为此时的明朝礼崩乐坏,进入了王朝末世,法律越来越难约束人心,政令渐渐难以有效推行,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秩序。
历史上的今科状元焦?,在策论中提出完善国家法制,强化礼教。
朱寅早就做好了准备,提出了强化法制基础的观点,主张完善国民身份登记,私产划分,三方监督,改良陋习等等。
没有这些基础优化,法令就很难有效推行,世风只会越来越坏。
相比焦?的策略,朱寅更加言之有物,也更符合万历的性格。
到了中午的时候,朱寅就写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至于考生的午餐...说是在皇宫考试,可只有两个馒头,一碗清汤。
贡士们分到馒头和清汤,都有点不敢相信。
实际上以殿试考生伙食的简陋,也不知道所谓的膳食供应准备,到底有什么可准备的。
七百个馒头很难准备吗?
原来,所谓的伙食供应,供应的是考场的执事官们。如提调、监试、受卷、弥封、掌卷、巡绰、印卷等。
酒肉都是执事官们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