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学堂已经运行十个月了,采用后世的课程课时制度。
学习内容,就是国语加上简单的算术,和大明各地私塾的学习内容差不多。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无奈之举。
两人每个小学堂都去看过,都已经在正常上课了。各岛两千名适学儿童,分在十几个学堂上课,气氛都很活跃。
每到一个学堂,朱寅和宁采薇就亲自接见师生,赏赐纸笔。
足足花了三天工夫,两人才检查完各岛上所有的学堂。
他们一回到节度府,就商量改进学科。
学堂都上了轨道,教师们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明年可以进行学科改革了。
屋中生起了火堆,噼里啪啦的烧着旧船板,整个屋子暖烘烘的。
三人围着火堆,商量着如何改革学科。
被狐裘裹成毛团子的宁清尘似乎没有什么兴趣,一边伸出小手烤火,一边想着自己的阿锦。
冬天一冷,阿锦在南京不会冻死吧?
她走之前,为了顺利让阿锦过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为美女蛇保暖呢。
油光水滑的小黑趴在朱寅的脚边,暖洋洋的昏昏欲睡,时不时摇摇尾巴,舔舔自己的狗毛。
最近,它觉得自己一身力气,都没地方使劲。
朱寅喝了几口宁采薇冲泡的奶粉,擦擦嘴上的一圈奶胡子,说道:
“科目增加从高小开始,初小三年还是只学国语和算术。”
“高小数学要加强,就和国语并列为主课。不过,每月比国语少九节课。”
在两人的设计中,学生每句休息两日。不算暑寒假,每月上课二十四天,每天六节课。再扣掉全年所有节日,平均每月一百三十多节课。
宁采薇在纸上写写画画,“也就是说,高小三年国语每月四十八节课,数学三十九节课,这两门主课就是八十七节了。剩下的四十五节怎么分?”
朱寅笑道:“先说说你的想法,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宁采薇扬扬手中的纸笔,“剩下的每月四十五节课,每句就是十五节。我们的课程表是按定的,分好这十五节课就行了。”
“历史课肯定要有的,必须要单开一门课,副课。每句三节,只学通史。史观么,一定摒弃意识形态太强的阶级叙事。”
朱寅点头笑道:“这点倒是和我想的一样。阶级史观史要不得的,因为阶级会一直存在。”
“八大史观,总有一种最适合我们,最适合华夏文明。”
“还有八种史观鸭?”宁清尘终于感兴趣的抬起小脑袋,不再去想她的阿锦。
宁采薇也第一次听说八大史观的说法。她是学经济商业的,对文史的了解不多。
朱寅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