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送,也不算逾制。“
想了想,其实有著侯府照应,多送少送也没什么,只是薛家这边,也没有个能挑大樑的。
“是,听老太太的。”
薛宝釵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若是哥哥在京营谋个差事也是好的,可一想到京南民乱,隨即又打消这种念头。
贾母或许感同身受,沉默半晌,佛珠转动的速度渐渐快了起来,堂屋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蝉鸣不知疲倦地响著,衬得这內宅深处的议论愈发沉重。
“罢了,还是按照以往的礼数就成,凤丫头,府上的贺礼,可备好了。”
“回老太太的话,宫里寿宴贺仪,后宫进献的贺礼,以及一些散碎银子,全备好了,就连呈递贺喜摺子,二老爷也全都事先留好。”
“那就好,今夜送的东西,就留在我这,让人连夜看著,万不能出错。”
“是,老太太。”
隨著王熙凤应了话,贾母终於开口,声音里带著几分无奈,看向王夫人,
“宝玉回来后怎么样了现在可还好一些。”
王夫人连忙回道:
“回来后梳洗一番,换了衣裳,只是性子闷了些,刚才还去藕香榭那边了,许是找姐妹们说话去了。”
贾母点点头:
“让他歇著吧,国子监那边给了休沐,好好在府上待著,”
又对眾人道,
“其他的人,府上收敛一些,明日贺礼备齐,还要入宫,给娘娘请安呢。”
眾人纷纷应是,又说了些家常话,贾母便有些乏了,王夫人便张罗著让老太太歇息,眾人这才陆续散去。
宝釵走出正房时,见午后日头已渐渐西斜,金色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想起黛玉还在藕香榭等著,便加快脚步往回走,路过沁芳闸时,远远看见黛玉已经走了出来,独自一人站在水边的石头上,望著潺潺的流水出神,身后几个丫头,再不远处跟著。
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林妹妹怎么出来了,可是屋里烦闷”
黛玉抬头见是宝釵,淡淡地点了点头:
“姐姐从老太太那里回来了”
“嗯,老太太说了些话,明日就要去宫里贺喜,给娘娘请安,说了一些宫里规矩。”
宝釵慢慢靠过去,並无隱瞒,一听又是许多俗事,黛玉便没了心思再问,
“这倒是大事,也不知明日又该多热闹。”
宝釵温声隨了话;
“还是妹妹知晓规矩,今个,还需要妹妹早些休息,若是侯爷回来”
定定神,沉默片刻,薛宝釵也知道说的话不合时宜,知道侯爷这些日子太忙,哪有时间来此,
“他有时间就来,没时间也托人带了话,好在离得不远,晴雯也回去几趟,现在郎君杂事缠身,不得分心,或许明日里就见到了,”
黛玉抿嘴一笑,摸了摸髮簪上的碧玉金釵,往回看去,藕香榭里,三春和湘云也不见了踪影,只有鸳鸯正在收拾桌上的茶具。
“还是林姑娘看得开,城南的几处酒楼,已经开张,若是妹妹有空,倒是可以去看一看。”
“再说吧,明日,还需要姐姐过来提醒一声,”
池中荷叶上的水珠在午后阳光中闪著微光,远处传来晚归鸟儿的啼鸣,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又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这好说,明日清晨,我来的早一些就好,实在不成,让晴雯多跑一趟。”
薛宝釵笑了笑,现在府上谁人不知,晴雯可是林姑娘身边的人。
阳光普照,热气蒸腾,丫鬟们陆续放下了遮挡的帘子,隔绝外面的热气,將整个藕香榭笼罩在一片朦朧的光影中,隨著微风吹过,二女就在此地分手,各自回了院子,留下满园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