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上画著白色的云朵,黄色的“脖子”高高扬起,“身体”里塞满了乾草,摸起来软乎乎的。底座上用彩笔写著所有小朋友的名字,歪歪扭扭的,像一排小蜗牛。
“这是『小宝的天鹅』!”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著牌子喊。
“不对!”另一个小朋友纠正,“是『我们的天鹅』!”
小朋友们鬨笑起来,家长们也跟著鼓掌。王爷爷抹了抹眼睛:“这雕塑比动物园的雕塑还好看,因为里面装著孩子们的心意。”
李阿姨举著相机拍照,镜头里的赵小宝站在雕塑旁边,脸晒得红红的,却笑得特別甜。她悄悄对旁边的志愿者说:“这孩子,比很多大人都会讲故事。”
傍晚离开时,赵小宝摸了摸雕塑的“翅膀”——塑料瓶在夕阳下泛著金光,像真的天鹅翅膀。“小雪,等你回家了,这只天鹅会替我陪著你。”他轻声说。
灰羽扑棱著飞过来,落在雕塑头顶。“咕咕!”它叫了两声,像是在说“明天见”。
妈妈牵著赵小宝的手往家走,路上遇到了买菜的邻居张奶奶。“小宝又在做公益呀”张奶奶笑著说,“我家小孙子说,要跟你学做塑料盆!”
“好呀!”赵小宝仰起头,“奶奶,下周我带材料和工具去社区活动室,教大家一起做!”
回到家,赵小宝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我把小雪的故事讲给了二十三个小朋友听。原来分享快乐,快乐会变成双倍;分享爱,爱会变成好多好多倍。”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归林引的龟甲闪著暖光。赵小宝摸了摸它,忽然想起森林里的老乌龟爷爷说过的话:“若想归,隨光行;若念友,待月明。”原来“光”不仅是萤火虫的光、塑料瓶的反光,更是心里的那团火——当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別人听,愿意把自己的行动分享给更多人,世界就会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