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在郊区,安静得能听见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是苏晚晴为他选的地方,远离市区的喧嚣与无处不在的窥探目光。
楚牧之将自己扔在柔软的床上,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的迹象。
他太累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如同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这一觉,他睡得异常沉。
没有噩梦,没有惊醒,仿佛沉入了一片温暖无波的深海。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将他唤醒。
楚牧之揉着酸涩的眼睛,习惯性地走向阳台,想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然而,当他推开玻璃门的瞬间,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阳台的栏杆上,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排小巧的太阳能灯。
它们的外壳是那种最廉价的米白色塑料,灯罩上还印着已经褪色的卡通向日葵图案。
一股冰冷的电流从他的尾椎骨瞬间窜上天灵盖,让他浑身汗毛倒竖。
这灯……和他童年时,奶奶挂在乡下老屋院子里的那排一模一样。
那个时候,他怕黑,每晚都蜷在被子里不敢入睡。
奶奶不懂什么大道理,就去镇上买回了这种最便宜的太阳能灯,白天晒足了太阳,晚上就能亮起一整夜微弱但温暖的黄光。
她指着那些灯对他说:“小牧别怕,奶奶给你种了一排不会落山的太阳。”
这个秘密,这个只属于他和奶奶之间的、关于“不会落山的太阳”的童年回忆,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连苏晚晴都不知道。
楚牧之的手指微微颤抖,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拨通了物业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物业经理语气客气又茫然:“楚先生,我们查过了,这是昨天下午一批匿名捐赠的社区美化物品,指定要安装在您这个单元的阳台上。捐赠人没留任何信息,我们以为是您的朋友……”
朋友?哪个朋友会知道他内心深处埋藏了十几年的秘密?
挂断电话,楚牧之的后背已经渗出一层冷汗。
他下楼,假装散步,耳朵却竖得笔直,捕捉着邻里间的闲谈。
几个正在晨练的大爷大妈恰好聊到了这件事。
“诶,听说了吗?咱们这栋楼昨天装了好多太阳能灯。”
“可不是嘛,就那个新搬来的小伙子家阳台最多。我听物业的人说,捐东西的人好像提了一句,说‘听说有个孩子小时候每晚都怕黑,他奶奶就用这种灯陪他’。啧啧,现在这年轻人,搞浪漫都这么有心。”
大爷大妈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楚牧之的心口。
他浑身的血液几乎在瞬间凝固。
不是幻觉,不是巧合。
有一双眼睛,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不仅在看着他现在的生活,甚至……洞悉了他的过去。
恐慌如藤蔓般缠绕上他的心脏,让他几乎窒息。
他立刻联系了苏晚晴,用尽可能平稳的语气复述了这件事。
苏晚晴的反应比他想象中更为凝重,她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你待在家里别动,我来查。”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她的效率高得惊人。
不到半天,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信息就通过加密渠道传到了楚牧之的手机上。
“牧之,事情不对劲。”苏晚晴的语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我调取了社区最近一个月的记录。你搬进去之前,你每天从医院回家的那条必经之路,沿途的路灯和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治安案件发生率为零。你常去给奶奶买药的那家药店,半个月前突然开始针对几种慢性病靶向药进行‘内部补贴’,价格比市场价低了百分之三十,而那些药,正好是奶奶在用的。还有,奶奶所在的市立医院,上周收到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定向科研基金’,捐赠方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