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五人,怀揣着各自的心思,穿过喧闹的街道,很快便再次来到了那家崭新的铺子前。
【淡泊杂货铺】
牌匾上的四个大字,在午后的阳光下,依旧显得那么特立独行。
候计长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沾了些许尘土的儒衫,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与期待。
杨万理神色平静,但那双总是带着审视的眼睛,此刻也多了几分好奇。
史禅立则挺了挺胸膛,作为唯一的“识途老马”,他走在了最前面,率先推开了店门。
“欢迎光临。”
柜台后,那个被称作老邓的中年人,也就是邓梓月,抬起头,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
他的目光在五人身上一扫,当看到走在最后的范贤时,那笑容有了一瞬间的凝滞。
邓梓月的瞳孔微微收缩,嘴唇下意识地就要张开。
范贤却不动声色地,对他轻轻摇了摇头。
那动作幅度极小,快得像是一个错觉。
邓梓月的心脏猛地一跳,瞬间明白了什么。
他脸上的表情在刹那间恢复如常,仿佛刚才的僵硬从未发生过。
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从范贤身上移开,落在了最前方的史禅立身上,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惊讶。
“哎呀,这位公子,您又来了。”
史禅立听到这声招呼,心中那份作为“引路人”的自得又多了几分。
“掌柜的,我又来了。”
他侧过身,指了指身后的候计长等人。
“这几位,都是我的朋友,也是进京赶考的学子。”
“听闻贵店有抄书的活计,都想来出一份力,顺便挣些盘缠。”
“好啊,好啊!”
邓梓月连连点头,笑容可掬。
“范……我们东家说了,只要是来赶考的学子,我们都欢迎。”
他看了一眼几人。
“既然如此,各位也不必在此登记了。”
“直接去抄书的院子吧,到那里再一并登记姓名籍贯即可,也省得再跑一趟。”
侯计长一听,心中大喜。
这待遇,果然不一样!
这说明此事果然是范贤大人的安排,一切从简,不拘小节!
邓梓月又客气地问道。
“几位公子,可需要找人带路?”
“不必劳烦掌柜了!”
史禅立立刻摆了摆手,脸上满是自信。
“这路,我还认得。”
说完,他便率先转身,对着众人一招手。
“几位兄台,随我来!”
候计长几人连忙跟上,路过柜台时,还都客气地对着邓梓月拱了拱手。
范贤走在最后,与邓梓月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两人皆是默契地点了点头。
待五人走远,邓梓月才长出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角不知何时渗出的细汗。
……
出了杂货铺,史禅立果然当仁不让地走在了最前面。
他领着众人,熟门熟路地拐进了旁边的一条窄巷。
周遭的喧嚣声,瞬间小了许多。
候计长跟在后面,有些疑惑地问道。
“史兄,咱们这是……不走大路吗?”
“侯兄有所不知。”
史禅立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优越感。
“此乃捷径。”
“昨日领我来的那位王大哥,走的便是这条路。”
“他说抄书乃是静心之事,自然要走清净之路,方能合乎心境。”
杨万理闻言,点了点头。
“倒也有几分道理。”
可紧接着,史禅立又是一个拐弯,带着他们进了一条更窄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