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边的部将张玉说:“你带三百人,悄悄摸上去,把关上的哨兵解决掉,动作要轻,别弄出动静。”张玉领了命,带着三百名士兵,手里拿着短刀,借着草丛的掩护,慢慢摸向昆仑关。
哨兵们大多醉醺醺的,根本没察觉到危险。张玉率领士兵,捂住哨兵的嘴,再用短刀割断他们的喉咙,不到半个时辰,关上的哨兵就全被解决了。张玉向狄青发出了信号,狄青见时机成熟,大喊一声:“杀!”率先冲了下去。
两千名骑兵跟在狄青后面,马蹄子都裹着布,没发出太大的声音,可那股气势却像下山的猛虎。守关的叛军还在睡梦中,突然听到喊杀声,吓得一骨碌爬起来,揉着眼睛一看,只见一群勇猛的士兵冲了进来,叛军吓得魂飞魄散,有的连裤子都没穿,就往关下跑。
侬智光也被吵醒了,他穿着睡衣,手里拿着一把大刀,冲出来大喊:“快抵抗!快抵抗!”可叛军早就乱了,没人听他的指挥。狄青一眼就瞧见了侬智光,拍马冲过去,长枪一挺,就把侬智光挑落马下。侬智光惨叫一声,当场身亡。
不到一个时辰,宋军就完全控制了昆仑关。关上的叛军,死的死、降的降,宋军的大旗顺着昆仑关的旗杆慢慢升了起来,在风中猎猎作响。
第二天清晨,狄青率领大军从昆仑关出发,向邕州进军。一路上,叛军的残余势力见宋军势大,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宋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消息传到邕州,侬智高大惊失色,他没想到昆仑关会这么快就被狄青攻破,只好率领三万叛军,退守到邕州城外的归仁铺(今广西南宁东南),准备与宋军决一死战。
归仁铺是一片开阔的平原,正好适合大军展开作战。侬智高把叛军分成三队,左队和右队由自己的亲信将领率领,中间一队由自己亲自率领,摆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他认为,只要中间一队撑住,左右两队就能包抄宋军,把宋军围在中间消灭。
狄青率领两万宋军抵达归仁铺后,立即观察叛军的阵型。他对身边的将领说:“侬智高的这个阵型,把主力放在中间,左右两翼的兵力比较薄弱,咱们可以先派骑兵冲击他的左右两翼,打乱他的阵型,然后再集中兵力进攻中间一队,定能取胜。”
随后,狄青下达了命令:“张玉,你率领左路骑兵,进攻叛军的右翼;孙节,你率领右路骑兵,进攻叛军的左翼;我亲自率领中路步兵,等你们打乱叛军的阵型后,立即发起冲锋!”
将领们领了命,各自率军就位。狄青拔出尚方宝剑,高高举起,对士兵们说:“将士们!今日一战,定要平定叛乱,让南方百姓重归安宁!打赢了,咱们回开封领赏;打输了,咱们就埋在这里!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宋军士兵齐声大喊,声音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随着狄青一声令下,张玉和孙节分别率领骑兵,像两把尖刀,冲向叛军的左右两翼。叛军的左右两翼本就兵力薄弱,又缺乏骑兵,面对宋军精锐骑兵的冲击,很快就陷入了混乱。张玉手持长枪,在叛军右翼中横冲直撞,叛军士兵纷纷倒地;孙节也不甘示弱,率领骑兵奋勇杀敌,叛军左翼节节败退。
侬智高见左右两翼危急,急忙下令中间一队的叛军支援两翼。可就在这时,狄青率领中路步兵发起了冲锋。宋军士兵见主将如此勇猛,士气更加高涨,纷纷跟着狄青冲锋。狄青和侬智高打在了一起,侬智高的刀法虽然凶猛,却不如狄青的长枪灵活。十几个回合下来,侬智高渐渐体力不支,刀法也变得混乱起来。狄青抓住一个破绽,长枪一挺,就刺中了侬智高的肩膀。
侬智高惨叫一声,翻身落马。叛军见首领受伤,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四散奔逃。狄青下令乘胜追击,宋军士兵一路追杀,叛军死伤惨重,尸体遍布归仁铺的平原。
侬智高在亲兵的掩护下,带着少数残余势力逃往大理(今云南)。可他刚到大理,就被大理国王段智祥抓住了。段智祥知道北宋的厉害,不敢得罪北宋,便下令将侬智高处死,把他的首级献给了北宋朝廷。
归仁铺一战,宋军大获全胜,斩杀叛军一万余人,俘虏两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