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他当莎车王,还帮莎车吞并周边小国”。呼屠征被说动,暗中纠集了一批亲信,趁新王不备,杀了新王和大汉派驻莎车的使者,自立为莎车王,还派人联络了西域南道的疏勒、龟兹等国,说“大汉远在天边,管不了西域,不如跟着我投靠匈奴”。几个小国见莎车势大,又怕匈奴报复,竟真的投靠了呼屠征,一时间,西域南道大乱,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被阻断了。
冯奉世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停了下来,召集随从和沿途遇到的汉朝屯兵小吏,开了个会。有随从说:“大人,莎车叛乱,事关重大,咱们还是先回长安,把情况禀报给大将军,再等朝廷派兵来平叛吧!”还有人说:“咱们就五十多个人,呼屠征有几千兵马,还有其他小国帮忙,硬碰硬就是送死啊!”冯奉世听了,眉头紧锁,却摇了摇头:“列位,咱们不能等呀!长安到西域,一来一回要半年多,等朝廷派兵来,呼屠征早就站稳脚跟,西域南道怕是全要归了匈奴,到时候再想平定,不知要牺牲多少将士!再说,咱们是大汉使者,持的是大汉符节,岂能见了叛乱就退缩?”
说到这儿,冯奉世站起身,手里举着大汉符节,声音提高了几分:“我意已决——以大汉使者的名义,征调附近诸国的兵马,即刻讨伐呼屠征!成败在此一举,愿随我前往的,是大汉的勇士;不愿去的,我也不勉强,可日后朝廷问罪,休怪我没提醒!”随从们见冯奉世态度坚决,又想起自己是大汉的人,岂能怕了一个西域小国的叛乱,当即纷纷表示“愿随大人出征”。
接下来,冯奉世就开始“借兵”。他先是派人快马加鞭,去见乌孙国的昆弥(乌孙国王)——乌孙是西域大国,一直与大汉交好,还娶了大汉的解忧公主。冯奉世在信里说:“莎车呼屠征杀汉立之王、叛大汉,若乌孙能出兵相助,大汉必记此功,日后乌孙有难,大汉必全力相帮。”乌孙昆弥本就恨匈奴挑拨离间,又顾念大汉的恩情,当即派了三千骑兵;随后,冯奉世又派人去见于阗、拘弥等国的国王,晓以利害:“呼屠征投靠匈奴,若他得了势,你们这些小国早晚要被他吞并;若帮大汉平叛,大汉必保你们国家稳定、百姓平安。”几个小国本就对呼屠征心存疑虑,见乌孙都出兵了,也纷纷派兵,一共凑了七千多兵马。
兵马凑齐了,冯奉世自任主帅,任命了几个熟悉西域地形的汉朝小吏为副将,开始部署进军:一路兵马由乌孙骑兵组成,绕到莎车都城的后方,切断呼屠征的退路;一路兵马由于阗、拘弥等国的士兵组成,从正面进攻莎车都城的东门;冯奉世则亲自率领剩下的兵马,攻打西门,还特意让士兵们举着大汉的旗帜,敲锣打鼓,营造出“大汉大军已到”的声势。
话说呼屠征得知冯奉世在借兵,本没当回事,觉得“一个汉朝使者,能掀起什么风浪”,还在王宫里喝酒作乐。直到手下人慌慌张张来报“大汉旗帜出现在西门外,乌孙骑兵到了北门”,他才慌了神,赶紧召集兵马守城。可莎车的士兵本就不愿为呼屠征卖命,又见城外旗帜林立、鼓声震天,心里早就怯了。冯奉世亲自擂鼓,下令攻城,汉军和诸国士兵见主帅奋勇,个个争先,没一会儿就攻破了城门,杀进了莎车都城。
呼屠征见大势已去,想带着亲信从北门逃跑,却被乌孙骑兵拦住。冯奉世率军追来,大喝一声:“呼屠征!你杀汉使、叛大汉,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呼屠征吓得魂飞魄散,想拔剑抵抗,却被冯奉世身边的随从一刀砍倒。冯奉世走上前,亲自割下呼屠征的首级,挂在莎车都城的城门上,号令全城:“呼屠征叛乱,已被诛杀!凡莎车百姓,只要归顺大汉,既往不咎;若有敢再助纣为虐者,同呼屠征一样下场!”
随后,冯奉世又召集了西域南道的诸国国王,当着他们的面,立了前莎车王的另一个侄子为王,还宣布大汉将派人送来粮草,帮助莎车百姓重建家园。诸国国王见冯奉世如此果决,又有大汉天威在后,纷纷跪倒在地,发誓“永归大汉,绝不再叛”。西域南道的局势,就这么被冯奉世凭着五十个随从、借来的七千兵马,硬生生平定了。
列位,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冯奉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