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人之所以能在宋金战争初期屡战屡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宋末年军队腐败,缺乏训练,面对金兵的骑兵冲锋往往一触即溃。但到了南宋初年,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将领,逐渐摸索出了对抗骑兵的方法。
岳飞的战术核心是“以步制骑”,但并非单纯的步兵硬抗,而是结合了地形、阵型和武器的创新。麻扎刀和大斧专门针对骑兵的弱点(马腿),背嵬军的纪律性和勇气则保证了战术的执行。此外,岳飞还善于利用骑兵进行反击,他的背嵬军骑兵数量虽少,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金兵致命一击。
郾城和颍昌之战的胜利,并非偶然,而是岳飞长期练兵、精研战术的结果。他的军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深得民心,这才是他能屡次击败金兵的根本原因。
班师回朝后,岳飞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果然,不久后,秦桧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下狱。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除夕,杭州风波亭。
岳飞看着狱卒送来的毒酒,面不改色。他拿起笔,在狱墙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八个字,道尽了他的悲愤与不甘。他一生精忠报国,却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令人扼腕?
岳云在另一间牢房里,听到父亲的呼喊,也厉声喝道:“秦桧奸贼,我父子虽死,也必化为厉鬼,取你狗头!”
毒酒入喉,岳飞缓缓闭上了眼睛。(据正史记载,岳飞死于拉胁之刑,也就是钝器击碎胸骨而死)他或许在想,朱仙镇的百姓们是否安好?中原的故土何时才能收复?徽钦二帝是否还在北国受苦?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死讯传出后,杭州百姓为之罢市,不少人痛哭流涕。而金兀术得知岳飞已死,竟在军中设酒庆贺:“岳飞已死,南宋再无劲敌,议和可成矣!”
岳飞死后,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每年纳贡,换取了短暂的和平。但这种和平是屈辱的,也是脆弱的。
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为岳飞平反,追谥“武穆”。又过了几十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配享宋太祖庙庭。
如今,在杭州西湖畔的岳王庙里,岳飞的塑像庄严肃穆,而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的跪像,则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后人唾弃。
郾城之战、颍昌之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岳飞和他的背嵬军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华夏史书里。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精忠报国”的含义,也让后人记住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勇气和信念,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当我们今天走过岳王庙,看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的对联时,是否还能想起那个在郾城雪夜中,手持麻扎刀,砍向铁浮图的背嵬军士兵?是否还能听到朱仙镇百姓们那震天的哭声?
历史会褪色,但英雄永不朽。岳飞和他的背嵬军,就是大宋三百年历史中,最耀眼的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