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地位,要是扶苏继位,自己不仅会失去权力,甚至可能性命难保。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安危的权衡中,李斯最终选择了前者——他长叹一声,眼泪掉了下来,说:“唉!偏偏生在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为守节而死,又能把性命托付给谁呢!”
得到李斯的默许,赵高松了一口气。三人立刻伪造了两道诏书:一道是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另一道是赐死扶苏和蒙恬。
诏书由胡亥的亲信送到上郡。扶苏接到诏书后,悲痛欲绝,马上就要拔剑自杀。蒙恬急忙劝阻:“皇上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让公子您监督,这是天下最重要的任务啊,可见对您的器重和信任。现在就凭一个使者带来的诏书,就要自杀,怎么知道这不是骗局呢?请您再向皇上请示一下,等请示的结果回来再死,也不晚啊。”
可扶苏却摇了摇头,说:“父亲要儿子死,还需要再请示吗!”说完,就拔剑自杀了。蒙恬不愿意自杀,被使者囚禁在阳周(今陕西子长)。后来,胡亥即位,赵高又派人逼迫蒙恬自尽,蒙恬望着长城的方向,感叹道,“我有什么罪过,要落得无罪而死的下场呢?”随后又自认为因为修筑长城而撅断地脉,自己罪有应得,吞药自杀了。
当扶苏、蒙恬的死讯传到东巡车队,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车队加快速度返回咸阳,公布了秦始皇的死讯,胡亥正式即位,就是秦二世。赵高因为“拥立有功”,被任命为郎中令,掌管宫廷侍卫,从此开始了他专权乱秦的历程。
秦二世元年(前209),咸阳宫的大殿上,胡亥斜靠在御座上,神色慵懒地对大臣们说:“君主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大臣们却见不到他的面,所以才称自己为‘朕’。我年纪小,刚即位,应该暂且躲在宫里,不要到朝廷上见大臣。”
这番话,正是赵高教给胡亥的。他很清楚,胡亥越躲在深宫里,自己就越能以“皇帝代言人”的身份掌控朝政。于是,他顺着胡亥的话往下说:“陛下说得对。陛下还年轻,不一定对所有事情都了解,现在要是坐在朝廷上,批评或提拔官员有不当的地方,就会在大臣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这可不是向天下人显示陛下圣明的办法啊。陛下只要在宫里深居简出,和我以及宫里熟悉律法的侍从一起等待大臣奏事,事情来了就帮您斟酌处理。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会称您是圣明的君主了。”
胡亥非常高兴,从此整天躲在后宫,沉迷于美酒女色和玩乐,把朝政全交给了赵高。赵高则以“郎中令”的身份,自由出入宫廷,批阅大臣的奏章,任免官员,成了秦朝实际上的掌权者。
为了巩固权力,赵高首先把矛头对准了秦朝的宗室子弟和功臣。他对胡亥说:“先帝的大臣,都是天下世代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他们积累功劳,代代相传,已经很久了。我赵高本来出身低微,全靠陛下的提拔,才坐到现在的位置。那些大臣心里不服气,只是表面上顺从我,心里其实根本不认可。现在陛下刚即位,不如趁这个机会追查郡县里郡守、郡尉中有罪的人,把他们杀掉,这样一来,上可以向天下人显示陛下的威严,下可以除掉陛下不喜欢的人。现在这个时代,不能靠文治,要靠武力解决问题,希望陛下赶紧顺应时势,不要犹豫,不然大臣们就会提前谋划反对您了。”
胡亥本来就对功臣和宗室各位兄长心存忌惮,听了这话,马上下令大肆诛杀。赵高亲自拟定名单,把秦始皇的十二个儿子、十个女儿全部逮捕,有的被车裂,有的被赐死,连他们的家眷也没能幸免。咸阳城外的杜邮亭,一时间血流成河,秦朝的宗室几乎被斩尽杀绝。接着,赵高又把目标对准了朝堂上的大臣。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因为劝谏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百姓的赋税”,被赵高诬陷为“谋反”,二人不愿受辱,都自杀了。而曾经和赵高一起谋划篡改遗诏的李斯,也成了赵高的眼中钉——李斯虽然在权力面前妥协过,却还有自己的底线,多次劝谏,这让赵高感到了威胁。
赵高设计陷害李斯,先故意在胡亥玩乐的时候,让李斯进宫劝谏,惹得胡亥厌烦;再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