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孟子

第2章 孟子(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开局SSS级楼区,舞蹈校花请进 重生1987年当首富 暗黑童话:我是发癫小红帽 全球游戏降临:我有内测名额 野情,燃烧 特种兵:悟性逆天,未婚妻叶寸心 奥特:震惊!希卡利隐藏的阴谋 谓侠传 1980红顶商人 羽仙情落都市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亚圣”。

孟子的先祖是春秋时期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至孟子父辈时,已沦为普通士族,迁居邹国,孟子尚在襁褓之中时,父亲孟激便因病离世,抚养幼子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仉氏肩上。

最初,孟子住在邹国城北的墓地附近。墓地旁常有送葬队伍往来,哭声、挽歌不绝于耳。孩童天性好模仿,孟子便与邻里小儿聚在一处,“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模仿送葬者的哭号、抬棺者的步伐,甚至用泥土堆砌坟墓,玩起“丧葬游戏”。一日,孟母路过孩童嬉戏之地,见儿子弯腰模仿大人叩拜哭丧,“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孟母当机立断,决定搬迁。

这次搬到了邹国城内的集市旁。孟子每日穿梭于集市之间,耳濡目染下,又开始模仿商人的模样:手持木棍当作算盘,与同伴扮演“买主”“卖主”,高声吆喝“布匹便宜卖”“粮食新鲜”,甚至学着商人斤斤计较的神态,为一文钱的“交易”争执不休。

“此亦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孟母再次带着孟子搬家。这一次,她将家搬到了邹国城南的学宫附近。学宫是当时传播知识、教授礼仪的场所,每日清晨,学子们身着儒衫,手持简牍,列队进入学宫;课间休息时,学子们或在庭院中练习揖让进退之礼,或围坐讨论《诗》《书》中的义理。孟子站在学宫墙外,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学着学子的模样,整理衣裳,拱手作揖,口中念念有词,背诵着听到的诗句。

孟母远远望见,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此真可以居吾子矣。”此事在《列女传·母仪传》中明确记载:“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名句,更让这段故事流传千古。

迁居学宫旁后,孟子便进入学宫求学,起初兴致盎然,每日早出晚归,诵读《诗》《书》,研习礼仪。可是孩童天性贪玩儿,难免有感到厌倦之时。一日,孟子中途逃学归家,恰遇孟母正在家中织布。

见孟子提前归家,孟母并未动怒,只是放下手中的梭子,转身从墙角拿起一把剪刀,朝着织布机上正在编织的布匹剪去。“咔嚓”一声,经纬交错的丝线断裂,即将织成的布匹瞬间散落,成为一堆无用的乱丝。孟子见状大惊,扑上前拉住母亲的手,问道:“母为何断此布也?此布即将织成,剪断岂不可惜!”

孟母手持剪刀,神色凝重地对孟子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她指着散落的丝线,缓缓道:“夫布,始于缕,成于织,累寸积尺,方得成匹,可用以制衣、易物。今吾断之,前功尽弃,数月辛劳皆为徒劳。汝求学亦然:君子学以立名,问以广知,勤学不息,方能成圣贤之材,居则安宁,动则远害。若今日辍学,半途而废,与吾断此布何异?终将沦为市井庸人,不免于厮役之苦,又何以实现胸中抱负?”

孟子心中羞愧不已。他明白了求学之路如织布,需持之以恒,若中途放弃,此前所学皆会付诸东流。自此,孟子“旦夕勤学不息”,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诵读,深夜仍在灯下钻研典籍,遇有不解之处,便主动向学宫先生请教,学问日渐精进。《韩诗外传》中详细记载了这一典故,而“断机教子”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母亲教育儿子的典范。

后来,孔子之孙子思在鲁国开设私学,传承孔子儒学,声名远播。孟子离开邹国,前往鲁国,拜入子思门下(一说为子思弟子之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受业子思之门人”),系统研习儒家典籍。

在子思的教导下,孟子深入研读《诗》《书》《礼》《乐》等典籍,学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鲁国求学期间,孟子还曾游历孔子故里曲阜,拜谒孔子庙堂。孟子心中涌起强烈的使命感,孔子终其一生未能实现“克己复礼”的理想,而他,要继承孔子的衣钵,将“仁”的思想发扬光大。

学成之后,孟子回到邹国,开始招收弟子,传播儒学。

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20年前后),孟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80小说网】 www.80xs.cc。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农民将军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