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软了没?”
他问的不是钱的来路,而是儿子在面对这笔巨款时的心气。
王小虎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爹,您放心。我跟他说,这钱我本来不想要,我要的是他一个承诺,一个能让咱们全村人都跟着挣钱的承诺。爷说了,做人,得把腰杆挺直了,才能接着天上的财运!”
“好……好……”王大柱的嘴唇哆嗦着,一连说了两个“好”字。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灶台边,拿起水瓢,咕咚咕咚灌了一大瓢凉水。
再转过身时,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 一种被压抑了几十年,叫做“希望”和“奔头”的光。
“吃饭!”他瓮声瓮气地吼了一句,“吃完饭,你跟我去村里走一趟!把账给大家伙儿都算清楚!咱王家,不占村里人一分钱的便宜!” ……
王小虎收购山货,一个上午就赚了八十多块钱的消息,像一阵风,刮遍了整个村子。
等王大柱和王小虎父子俩吃完饭,挨家挨户去“分红”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啥?我家那十斤蘑菇,除了本钱,还能再分一块钱的红利?”
张大娘捏着王小虎递过来的一块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错,张大娘。”王小虎笑道,“咱们是合伙做生意,有钱一起赚。以后您家的蘑菇,只要品相好,我五毛钱一斤收!比昨天的价还高一毛!”
“我家那五斤木耳,也能分五毛?” “我家那袋核桃,能分八毛?” 村民们围着王小虎,七嘴八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不可思议。
王小虎把账算得清清楚楚,每一家卖了多少货,占了总成本的多少比例,就按这个比例,把五十块钱的利润,一分不差地分了下去。
钱不多,多的分到一块多,少的也就两三毛。
可这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这证明了,王小虎不是在吹牛,他真的带着大家伙儿,挣到钱了!
“小虎,我家后山还有一棵老核桃树,明天我就去把它打了!”
“小虎啊,你明天还收不收?我家还有好几斤晒干的野山楂呢!”
村民们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
他们看王小虎的眼神,也彻底变了。
不再是看一个顽劣的半大孩子,而是看一个能带着他们发家致富的“能人”,一个“财神爷”。
王大柱跟在儿子身后,看着儿子被村民们簇拥在中间,有条不紊地回答着各种问题,许下各种承诺。
他一句话不说,只是默默地挺直了腰杆。
他这辈子,从没在村里人面前,这么体面过。
这份体面,不是他自己挣的,是他儿子,用胆识和魄力,给他挣回来的。
他心里,是前所未有的踏实和骄傲。
一直忙到天快黑,才把村里的事情都安顿好。
回到家,李翠花已经做好了饭菜。
桌上,破天荒地,摆上了一盘炒鸡蛋,金灿灿的,冒着香气。
一家三口,围着桌子吃饭。
气氛不再压抑,而是充满了温馨和一种劫后余生般的轻松。
“虎子,你明天真要去收那么多货?”李翠花夹了一筷子鸡蛋给儿子,有些担忧地问。 “收,有多少收多少。”
王小虎扒拉着饭,含糊不清地说,“孙掌柜那边等着要呢。娘,以后您就负责在家验货、记账,我爹负责运输,我跑外面。咱们家这生意,就算开张了!”
王大柱闷头喝了一口粥,瓮声瓮气地说道:“明天我把拖拉机好好拾掇拾掇,再加固一下车斗。” 他已经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吃完饭,王小虎没在屋里多待。
他对爹妈说:“爹,娘,我今天能成事,都多亏了庙里的爷爷指点。我去给他老人家烧柱香,磕个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