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他根本不需要提供确凿的证据,只需要种下怀疑的种子,让“鳌拜弑君”这个念头,如同病毒般在官员,士子、乃至普通百姓的心中滋生、发酵。
果然,尽管鳌拜极力封锁,但“皇帝暴毙”、“御书房血案”、“鳌少保挥拳弑君”等各种版本的流言,还是如同野火燎原般,迅速从北直隶向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蔓延。
人们私下议论纷纷,看向京城方向的目光充满了惊疑与不安。
一些原本就对鳌拜专权不满的官员和士绅,更是暗中串联,蠢蠢欲动。
苏宁站在一处高坡上,遥望着京城方向那隐约的轮廓,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通缉我老子?那就让这天下人都知道,你鳌拜是个什么东西!把这潭水彻底搅浑,老子看你还怎么安稳地立你的傀儡皇帝!”
苏宁不再停留,转身向着山东,继续他的旅程。
身后,是他亲手点燃的,席卷天下的舆论风暴。
前路漫漫,但至少,他已不再是那只被困于紫禁城的笼中鸟,而是成为了一个在幕后搅动历史风云的......执棋者。
至于这盘棋最终会走向何方,连他自己,也充满了“期待”。
康熙皇帝在御书房被鳌拜活活打死的消息,在苏宁不遗余力的散播与各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终究未能被完全封锁。
这则石破天惊的秘闻,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早已遍布干柴的大清帝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爆炸!
京城,权力漩涡的中心。
孝庄太后凭借其多年经营的威望与政治网络,抢先一步,将裕亲王福全秘密转移、严密保护起来,彻底粉碎了鳌拜拥立福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图谋。
鳌拜恼羞成怒,眼见无法得逞,为了尽快稳定“法统”,只得退而求其次,从康熙年幼的弟弟中仓促挑选了隆禧,拥立为新帝,试图以此延续爱新觉罗氏的统治,为自己摄政铺平道路。
然而,孝庄与忠于皇室的宗室、大臣岂能坐视弑君贼把持朝纲?
他们打出“剿灭国贼、匡扶社稷”的旗号,以正黄旗为核心,联合了大量对鳌拜不满的势力,与鳌拜控制的镶黄旗及部分依附他的军队,在京城内外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昔日繁华的帝都,如今成了两黄旗精锐搏杀的战场。
巷战、街垒、骑兵冲锋......箭如雨,刀光蔽日,鲜血染红了京城的街道与宫墙。
双方为了争夺皇宫、武库、粮仓等要害,反复拉锯,死伤惨重。
整个京城笼罩在战火与恐慌之中,帝国的中枢彻底瘫痪!
烽烟四起,八方动荡。
京畿的剧变,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整个华夏大地为之震动!
地方上,支持满清正统和支持权臣鳌拜的势力也是斗得不可开交,满清八旗内部的矛盾被无限的放大和激化
